自贸港观察·焦点丨海南“双环”如何变“顶流”

热点新闻 2
■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晓惠 一条是988公里的滨海“外环”,一条是466公里的雨林“内环”。今年春节假期,海南两条旅游公路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答卷——环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旅游公路客流24.64万人次,环岛旅游公路客流235.55万人次。这两条专为“旅游”而生的公路组成的“双环”路网,已成为海南文旅“顶流”的硬核引擎。 环海南热带

■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晓惠

一条是988公里的滨海“外环”,一条是466公里的雨林“内环”。今年春节假期,海南两条旅游公路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答卷——环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旅游公路客流24.64万人次,环岛旅游公路客流235.55万人次。这两条专为“旅游”而生的公路组成的“双环”路网,已成为海南文旅“顶流”的硬核引擎。

环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旅游公路。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天平 摄

从滨海渔村到雨林秘境,从火山海岸到热带果园,车轮碾过的不仅是山海公路,更是一条激活全域旅游、重塑产业格局的黄金动脉。“988+466”公里的山海“双环”,还将讲述怎样的精彩故事?

被改变的出行方式

“前半程环岛看海,后半程进山探秘,这才是完整的海南游”

2月5日清晨,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七仙岭脚下,环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旅游公路蜿蜒穿行于晨雾中。

在一家民宿的停车场里,来自上海的游客俞珉一家正将行李装进租来的越野车。在海南游玩了一个多星期,他们已经游了大半部分的环岛旅游公路,旅途的“下半场”,他们想“转战”环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旅游公路,准备在保亭、乐东、昌江等地自驾游。

自贸港观察·焦点丨海南“双环”如何变“顶流”

“前半程环岛看海,后半程进山探秘,这才是完整的海南游。”俞珉一边说一边收拾着行李,后备箱里装着的野生蜂蜜、五指毛桃等海南特产,记录着他们沿途“扫货”的收获。

这样的场景,在“双环”公路上是常态。依托“双环”,今年春节假期全省各市县的自驾游热度显著上升,同步带动了租车市场的火热。

“春节期间平均出租率约80%,峰值期出租率达95%以上。”海南旅投旗下租车品牌“海旅租车”相关负责人表示,许多游客自驾游的目的地就是“双环”公路。

除了租小车环岛游,摩托车骑行游的方式也受到热捧。

油门一拧,双轮飞驰,盘绕的公路上留下一阵低沉的声浪。来自海口的“摩友”符健在假期里就体验了一场环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旅游公路的摩托之旅。

为了记录沿途的美景,符健专门用全景运动相机记录下骑行的过程。镜头里的环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旅游公路,青山环绕,层峦叠翠,影影绰绰间勾勒出一幅海南山水图。

“绝美!”符健这样评价一路所见的背景。

在三亚经营汽车、摩托车租赁的曹天赐介绍,春节假期该公司30多辆摩托车、上百辆小汽车的档期通通排满,租车游的热度可见一斑。

“过去游客集中在三亚、海口,我们的还车点位也集中在这两地,现在‘双环’公路通车,串联起更多市县的旅游资源,我们也在想办法多在‘双环’沿线设租车、还车点。”曹天赐说。

“要致富先修路”,这句老百姓口口相传的朴素话语,在旅游领域同样适用。

“过去中部雨林的宝藏藏在深闺,交通是最大短板。”全程参与环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旅游公路设计的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师鲁祎回忆,项目团队克服了重重困难,最终建成这条蜿蜒的“雨林天路”,海南中部山区独有的风光才得以让更多市民游客知晓。

自驾游热潮也带动了路衍经济的崛起。内环沿线涌现出白沙五里路有机茶园、七仙岭全球热带水果博览中心等研学基地;外环推出海上运动、渔市体验、低空运动等创新业态。

海南省交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泰锋强调:“‘双环’不仅是路,更是产业升级的催化剂。”

航拍海南环岛旅游公路儋州火山海岸段,风车与道路相映成趣。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茂 摄

自贸港观察·焦点丨海南“双环”如何变“顶流”

被改变的城镇乡村

“通过旅游公路的深度体验,让我真正读懂了海南”

午后的陵水黎族自治县新村镇新建路,咸湿的海风裹挟着鱼干的鲜香。村民符旺才的酸粉店前游客正排着队,一碗碗鲜香的酸粉在手机扫码“滴滴”声后,被接连带走。

从2023年12月环岛旅游公路贯通至今,短短一年多时间,符旺才的酸粉店多了许多“邻居”。甜品店、烧烤店、炒冰店、生蚝店……前来光顾的游客越来越多,店铺也越来越多,在网络“种草”的催化下,更是形成了“新村夜市”文旅地标,在小红书上拥有超过2万篇笔记的讨论度。

环岛旅游公路带来的不只是客流,更激活了整个小渔村的商业活力。

来自浙江的游客徐女士说:“这里是体验当地疍家人生活方式的好去处,周边有南湾猴岛、疍家博物馆、疍家渔排民宿、海洋欢乐世界,不是这条街好玩,而是周边都好玩。”

在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白沙起义纪念园,讲解员小王发现了春节假期的新变化:“往年多是单位组织参观,现在散客也逐渐多了起来,不少是环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旅游公路的自驾游客。”

这条466公里的环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旅游公路,带动了琼中、白沙等中部市县旅游市场的热度,让中部山区从“旅游过道”也能变为“文旅主场”。

热带雨林、黎村苗寨、红色文化、康养休闲……中部市县的旅游发展不缺资源。在海南旅游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王健生看来,环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旅游公路是一条集生态道、风景道、文化道、康养道、致富道“五道合一”的旅游公路,将进一步调动海南中部的旅游基因。

游客在海南槟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区体验黎族竹编技艺。通讯员 潘达强 摄

环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旅游公路声名鹊起,而作为已经开通一年多的环岛旅游公路,原来的网红打卡点,在今年春节假期,更是出现了“红上加红”“红中有新”的景象——

骑楼历史文化街区、云洞图书馆、天空之山、荣山寮村,环岛旅游公路沿线的海口四大网红地标,春节接待量达94.97万人次;

东线段,琼海潭门、陵水疍家渔村的客流量,同比去年春节假期涨幅分别达176%和46%;

西线段同样成绩斐然,昌江沙渔塘社区凭借《向往的生活》拍摄地标签,客流量同比去年春节假期上涨212%,而儋州峨蔓火山海岸、乐东望楼港村、澄迈永庆寺的客流量同比去年春节假期涨幅也分别达到111%、65%、48%。

在儋州市峨蔓镇火山海岸地质公园,游客在路边小憩。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元才 摄

2月3日,春节长假已进入尾声,仍有不少市民游客选择到昌江沙渔塘社区出游,迎着海风、踏着浪花,感受当地向海而生的惬意生活。

昌江黎族自治县乡投公司经理陈志敏说,在环岛旅游公路的助力下,沙渔塘社区不仅有综艺拍摄留下的蘑菇屋景观,更催生出“综艺+文旅”“公路+文旅”的生态,积极上新玩法,消除大众对“网红”的疲惫感。

“通过旅游公路的深度体验,让我真正读懂了海南。”浙江游客徐女士说。

被改变的文旅格局

海南“沿海热、中部冷”的传统旅游格局正被打破

“‘双环’正在改变海南旅游格局,这两条路本身也正在成为海南两大竞争性王牌旅游产品。”王健生认为。“双环”公路正在打破海南“沿海热、中部冷”的传统旅游格局。

“这个春节假期,海南中部旅游表现可圈可点。”王健生表示,近年来海南中部的热门“打卡”点频现,如五指山毛纳村、琼中百花岭等,以及漂流游、雨林游、康养游等游玩方式的兴起,环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旅游公路的助力将进一步带动中部旅游的发展。

而环岛旅游公路也成为撬动了西部旅游的支点,放大了西部的海景、滨海渔村、灯塔等旅游资源的闪光点。再加上临高、昌江等西部市县近年旅游发展脚步加快,旅游新项目、新业态、新玩法层出不穷,人们喜欢寻觅新鲜的旅游点,使得西部地区逐渐成为旅游热点。

海南省旅游市场开发联盟办公室副主任孙相涛也认为,“双环”交通网络正以独特的时空重组方式,重构着海南旅游的底层逻辑。全长988公里的环岛旅游公路串起12个滨海市县,而穿越五指山、鹦哥岭等雨林片区的环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旅游公路则纵深延展,两条动脉编织的经纬网络,让海南旅游从“点状打卡”向“线性沉浸”蜕变。

尽管客流激增,但经历了春节假期的考验,“双环”公路也暴露出配套不足、营销力度不够等短板。

“当环岛公路的引流势能转化为文旅深耕的动能,需要旅游从业者书写新的文旅产业新公式。”孙相涛说,这个公式可以有多种写法,可以是“网红地标×文化解码”,可以是“特色体验×创意营销”,也可以是“历史传承×现代演绎”。关键在于如何将地方特色与现代审美相结合,创造出既有深度又能吸引游客的文旅产品。

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新时代文化旅游研究院院长吴若山建议,要推动“双环”旅游公路高效运转,海南要在健全旅游交通标识系统和加大线路营销方面综合发力,一方面合理设置指示标志、旅游区标志等,实现旅游交通标识统一规范、清晰明确、快速识别;另一方面需要加大多线路产品的研发与营销推广,让更多中远程游客与旅行商知晓旅游公路沿线丰富的产品组合,吸引游客来“公路旅游”。

从“物理贯通”到“流量顶流”,“双环”还没有抵达终点。海南正以路为笔,绘制一幅山海共富的新图景。

相信在不久的未来,当车轮碾过山海交汇的公路标线,溅起的不仅是沙粒,更是全域文旅活化的星火与乡村振兴的曙光。

(海南日报海口2月6日讯)

打赏
版权声明 本文地址:http://sdlongpai.cn/post/68599.html
1.文章若无特殊说明,均属本站原创,若转载文章请于作者联系。
2.本站除部分作品系原创外,其余均来自网络或其它渠道,本站保留其原作者的著作权!如有侵权,请与站长联系!
广告二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