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领先的深海中微子望远镜建设三亚传来佳音

文学娱乐 3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黄媛艳   2月7日,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从上海交通大学海南研究院获悉,该院与李政道研究所领衔的“海铃计划”团队成功实施了新型探测球舱(hDOM)、粒子鉴别、实时海水光学性质刻度、声学定位等阶段性技术攻坚的深海验证,为建设国际领先的深海中微子望远镜奠定坚实基础。   2024年12月初,“海铃计划”团队搭载“海洋地质四号”在“海铃盆地” 3500米深处成功布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黄媛艳

  2月7日,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从上海交通大学海南研究院获悉,该院与李政道研究所领衔的“海铃计划”团队成功实施了新型探测球舱(hDOM)、粒子鉴别、实时海水光学性质刻度、声学定位等阶段性技术攻坚的深海验证,为建设国际领先的深海中微子望远镜奠定坚实基础。

  2024年12月初,“海铃计划”团队搭载“海洋地质四号”在“海铃盆地” 3500米深处成功布放了一串中微子探测样机,对原创的新型探测球舱的机械结构、前端读出电子学、集成方案等关键技术进行阶段性验证。该样机将进行长期的自动化运行,期间将对海水放射性同位素信号、大气缪子切伦科夫光信号、海底发光生物信号、海底声学噪声信号以及海水光学性质变化等关键指标进行长期监测,同步完成对中微子望远镜串列关键技术的长时标验证。此次海试数据和经验将为“海铃一期”望远镜的建设提供重要的技术输入。

国际领先的深海中微子望远镜建设三亚传来佳音

  为了探索在深海中利用切伦科夫光探测之外的技术开展粒子鉴别,并为海铃触发策略和数据采集系统开发提供数据支撑,“海铃计划”团队开发了基于塑料闪烁体的缪子探测球舱。缪子球舱海试小分队搭载“海洋地质四号”先后于11月初和12月初进行了两次深海布放,首次在“海铃盆地”探测到大气缪子信号,并测出了大气缪子流强随海水深度的变化关系。

  同时,该团队在“海铃盆地”布放了一套环境潜标,开展为期1年的深海近底层海洋环境观测。该潜标搭载了多种先进海洋监测设备,能够长时间获取原位和定点的深海温盐、海流等关键环境数据。这些数据不仅可为海铃数据分析提供重要的环境背景支持,保证中微子探测效率,还将为海铃望远镜串列的海水动力学计算提供重要输入,保障建成后望远镜阵列在动态环境下的稳定运行。

国际领先的深海中微子望远镜建设三亚传来佳音

  据悉,“海铃计划”得到科学技术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上海市科委重大专项、上海市科委高水平国际联合研究培育项目和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管理局的支持。

打赏
版权声明 本文地址:http://sdlongpai.cn/post/68705.html
1.文章若无特殊说明,均属本站原创,若转载文章请于作者联系。
2.本站除部分作品系原创外,其余均来自网络或其它渠道,本站保留其原作者的著作权!如有侵权,请与站长联系!
广告二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