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第一会”释放出哪些新信号?2025年,三亚“三农”这么干→
南海网2月7日消息(记者 利声富)新年新开局,新年新举措。2025年,三亚“三农”怎么干?2月6日召开的三亚“三农”领域“新春第一会”——市委农村工作会议传递出鲜明的信号:今年,三亚“三农”工作要在“三守牢、三提升、三强化”上下功夫、见实效,推进三亚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走出一条具有时代特征、自贸港特色、三亚特点的乡村全面振兴之路。
据了解,今年,三亚将守牢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保供生命线,守牢耕地保护红线,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提升和美乡村建设水平,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强化农村改革工作,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和开放合作,强化“三农”领域风险防控。
耕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三亚今年将新建高标准农田1100亩,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1.6万亩;全面加强耕地保护,严格落实耕地总量管控和“以补定占”,持续整治“大棚房”、乱占耕地建房等问题;推进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整治,坚决整治乱占、破坏耕地的违法行为,持续推进撂荒地复耕复种工作,全面落实“田长制”,切实把耕地保护好。
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振兴。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方面,今年,三亚将做好“土特产”文章,做强做优热带特色高效农业,推进新奇特优热带果蔬种植面积持续扩增,力争2025年“新奇特优”水果保有种植面积3万亩以上,其中榴莲、榴莲蜜、燕窝果收获面积突破8000亩,新增落地2500亩榴莲树下凤梨项目、“粮果(粮食+百香果轮作)模式”1500亩、树熟木瓜面积1000亩。围绕冬季瓜菜、芒果、榴莲、金鲳鱼、莲雾、火龙果等六大产业,持续做大做强农业全产业链,加快推进芒果、火龙果、金鲳鱼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产业园和榴莲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加快打造“三亚豇豆”“三亚天涯秋葵”等一批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做精做强“三亚榴莲”等一批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加强“三亚芒果”“三亚木瓜”等品牌的宣传推广。同时,打造好品牌农业,提升品牌价值,构建现代农业产业链,推进产业园和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促进农业与服务业、文旅、康养、金融等产业融合。
今年,三亚将持续推进和美乡村示范村建设,增强乡村规划引领效能,开展新一轮农村公路提升行动,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缩小城乡差距。第一批11个收官的示范村全力做好农旅结合文章,第二批11个村持续加快建设,今年再启动第三批13个乡村建设;实施农村集体经济强基培优行动,持续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力争全市行政村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达30万元以上。同步的,该市将加快乡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推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力争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和规模化供水工程服务农村人口比例两个100%,开展新一轮农村公路提升行动,打造一批乡村旅游公路和省级“美丽农村路”。
如何保障上述行动的推进和目标任务的完成?三亚将通过强化农村改革工作、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和开放合作、强化“三农”领域风险防控等措施来保障。
据了解,今年,三亚将聚焦“向种图强”,依托崖州湾国家实验室聚集效能,加快引进更多涉农科研院所,大力发展“种源+种业+种市”,打造种源科技创新策源地,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抓好科技成果转化,拓宽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发挥好“一院帮一区”“博士村长”“一院建一村”“科技小院”等工作机制,进一步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三亚84.4%的土地在农村,45.1%的户籍人口在农村,12%的GDP来自农业,做好‘三农’工作,对促进三亚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保持社会环境持续向好具有重要意义。”三亚市有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