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个被验证的“小绿书”新玩法
声明:本文来自于微信公众号 见实,作者:见实,授权站长之家转载发布。
在见实最新发布的白皮书《微信“小绿书”运营指南》,我们观察到运营“小绿书”时AI 内容批量制作、及与 KOC/ 博主合作展现出的巨大潜力,同时轻量化、互动性强的内容形式在“小绿书”也更容易引发爆款效应。
当然,不可忽视的是“小绿书”推荐机制具有不稳定性。不过,我们还发现“小绿书 + 限时活动”的玩法在各时间段依旧表现稳定,成为不少10万 + 案例的核心策略之一。
对于品牌而言,这些成功的经验表明,持续探索并适应平台的变化,是应对“小绿书”不确定性的重要方法,比如及时把新功能“限时活动”用起来。
01
“小绿书”+「限时活动」组合
品牌可以利用微信小店创建专属优惠券,并通过服务号的「限时活动」功能进行推送。目前,「限时活动」仅限服务号使用,且仅支持以“小绿书”形式发布,且服务号必须关联微信小店,发布内容仅限于微信小店内的优惠或产品。每月最多可推送一次,不占用常规内容发布次数。
根据“2025微信公开课 PRO”公布的数据,家居用品品牌多喜爱通过服务号群发「限时活动」,为单品带来1170件销量,单篇图文的平均浏览量较普通图文增长超过100%。花点时间则利用「限时活动」图文带货功能,单条“小绿书”图文在一天内实现超5万次浏览,并带来2.1万元的单日成交额。这一组合方式,不仅扩大了品牌曝光,还显著提升了流量转化效率。
花点时间、多喜爱的“小绿书 + 限时活动”组合链路(图片来源:截图)
02
「私域+公域」组合链路
在流量获取和转化的过程中,许多公司早期便通过公众号图文内置二维码的方式作为主要流量入口,并通过小程序完成交易。这种方式在“小绿书”同样适用。而“小绿书”的核心增量价值在于将学习资料、课程内容等以图文形式展现,并转发到社群、朋友圈、私聊等场景,以此提升打开率和互动率,从而反哺公域推荐机制,通过私域撬动公域流量。
此外,品牌可以利用评论区挂链接的功能,或通过引导用户互动,将流量进一步导入私域。或者在内容中设置关键词回复,自动推送添加微信或扫码进群的操作引导,也是常见且高效的方式。
这里的关键在于精准洞察用户需求和关键词的选择。在“小绿书”这样的内容平台中,用户通过搜索关键词或相关场景来发现内容,因此掌握精准的关键词和需求是流量成功转化的关键。另据公开数据显示微信搜一搜日活已破亿,其搜索能力和精准度也在快速优化中。
“小绿书”内容分享在朋友圈、社群的主图完全呈现(图片来源:截图)
03
KOC 内容与品牌账号联动
现在的用户不仅仅是内容的消费者,同时也是内容的创造者,品牌需要鼓励用户去生产内容,因为每一份用户生成的内容(UGC)都是用户增长的潜在动力。而“小绿书”的内容形式以图片为主,高颜值的产品展示和模特形象更容易吸引流量,KOC 的种草则更容易为品牌带来直接的销售转化。
值得一提的是,“小绿书”还能 @ 内容中提到的账号,更强调互动性,这个是长文章目前无法实现的。
例如,在内容生产与传播上,361度就选择了加大对 KOC(关键意见消费者)的培养和内容分发力度。361度第一次尝试发布“小绿书”是在2024年的5月29日。与其合作的达人和自有品牌 KOC 每个月都会产生大量素材,除了发布在他们自己的账号上,这些素材也会授权给361度。然而,以往将这些素材整合成长图文的做法耗时较长,时效性差,难以抢占用户注意力。
为了提升效率,361度决定采用“小绿书”的形式,快速发布这些 KOC 的上身展示照,不再进行复杂的内容整合或设计加工。这种方式不仅简化了内容生产流程,还极大提高了反应速度。结果出人意料这篇简洁直接的“小绿书”内容在短时间内获得了超过6万的阅读量,而此前费时费力制作的长图文内容平均阅读量只有几千。
对于像361度这样的品牌来说,将 KOC 的内容与官方账号发布联动,不仅能缩短内容从创作到传播的链路,更能借助平台流量机制,实现更大的传播可能性。据悉,361度已经有5000多个 KOC 了。在内容营销中,效率和时效正成为竞争中的关键,而“小绿书”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轻量化、低成本且效果突出的解决方案。
361度与 KOC@ 长条、@OK 不吃了合作的“小绿书”内容(图片来源:截图)
04
员工个人号矩阵运营的潜力
目前“小绿书”的带货形式已经日益多样化,企业还可以组织运营多个员工个人号来吸引流量,然后转化到企业微信中进行沉淀。更重要的是与企业号相比,个人号往往能触达到更广泛的流量池,同时具备更灵活的运营方式。
在实际应用中,企业可以通过打造个人号矩阵吸引初始流量,再通过筛选将高质量用户转化到企业微信、服务号或私域池中进行精细化运营。这种模式利用了个人号的低门槛与强社交属性,尤其适合那些需要精准用户的行业,如本地生活服务或垂直消费品领域。
此外,个人号内容的推荐机制更加多样化,其流量通常来源于社交关系链和平台算法的双重加持。例如,在平台下拉推荐中,个人号可以触达包括但不限于相邻主题的用户,如健身、宠物等兴趣相关领域用户。通过多次触达和筛选,可以逐步累积高黏性的用户标签。
据见实观察,在视频层面上,抖音、视频号上已经有大量职人号成功案例。而“小绿书”的出现也是对不同优势类型员工的再次挖掘,为不爱出镜不擅长镜头表达的员工和个人提供新的机会,通过“小绿书”抓取内容与流量。在这种情况下,“小绿书”员工个人号矩阵运营是一种值得探索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