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医一附院心内一科成功实施可降解PFO封堵术
南海网2月7日消息(记者 王康景 通讯员 张园园)近日,海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海医一附院)心内一科率先开展院内首例生物可降解卵圆孔未闭(PFO)封堵器植入手术,成功帮助一名长期偏头痛合并卵圆孔未闭的年轻女性患者完成可降解封堵治疗,解决其常年困扰。据悉,这也是海南省内首批开展此新技术的项目。
图为医院在为王女士进行术前检查。院方供图
今年36岁的王女士(化名),反复偏头痛病史1年多,同时伴有预兆性视物模糊,一侧肢体乏力。一年多来,王女士只能依靠药物止痛对症处理,却出现疲乏、左侧面部及左侧肢体麻木、无力感等症状,甚至还发生过轻度脑梗,严重影响工作生活,王女士为此苦恼不已。
为求进一步诊断治疗,王女士来到海医一附院心血管内一科就诊。行颅脑、颈椎等MRI检查结果提示右侧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死,随后在超声科协助下心血管内一科为王女士完善了右心声学造影,心脏超声证实了王女士存在卵圆孔未闭,结合病症王女士被确诊为PFO相关偏头痛、脑卒中。
针对王女士的病症情况,该院心血管内一科结构介入团队充分评估讨论,在排除头颅、脑血管等其他致病因素后,高度怀疑王女士长年反复偏头痛、胸闷、乏力、肢体麻木,视物模糊、伴发的脑梗系由卵圆孔未闭导致。
由于王女士尚年轻,对于体内长期异物存在顾忌,经过反复讨论,结合患者意愿,最终决定应用新一代国产可降解PFO封堵器MemSorb为其开展介入治疗,关闭卵圆孔,了却心病,预防脑梗再发。相较于传统金属封堵器,可降解封堵器具有更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可避免患者体内长期异物反应及并发症风险。
术后,王女士无头痛、胸闷、乏力等不适症状,并表示其头重感消失,看东西也清楚了。
“可降解材料于X线透视下不显影,只在超声下清晰可见,因此术中超声技术引导至关重要。”该院心血管内一科张园园主任介绍,在术后随访中,超声评估亦是不可或缺的检查项目。
生物可降解PFO封堵术,作为现代医疗技术的一大创新进步,不仅标志着心脏介入治疗领域的新飞跃,更为广大PFO相关病症患者带来了治疗福音。
图为海医一附院成功实施可降解PFO封堵术。院方供图
【科普时间】
什么是卵圆孔未闭?
1.卵圆孔未闭:隐藏的“头痛元凶”
生活中,大约有四分之一的人会存在卵圆孔未闭,但大部分人未闭合缝隙较小,右心房向左心房血液分流量较小时,多数无症状。但当出现不明原因的脑卒中、眩晕、晕厥、外周动脉栓塞以及反复发作难以缓解的偏头痛,斜卧呼吸-直立性低氧血症综合征等时,请及时到医院进行筛查。
卵圆孔未闭患者临床表现有哪些?
①年纪轻轻,没有高血压、糖尿病,但经常突发头晕、短暂晕厥、肢体无力、麻木,可以自行缓解;
②严重情况下,病人以脑卒中(中风)前来就诊;
③时常感觉偏头痛,做了很多检查又查不出原因,且临床病学研究显示,女性偏头痛发病率是男性的两倍。
卵圆孔未闭在心脏超声、胸片上均不容易被发现,因此常被漏诊。经常患者出现脑卒中,瘫痪在床了,才被查出。30-40岁的黄金年龄,就失去劳动力,对社会、家庭都是较大的负担。
2.为什么心脏上的问题,会出现头痛?
卵圆孔未能闭合者会在心脏房间隔中部形成一个潜在的通道,其对健康或寿命有潜在危险。因为心脏多出来的这个“缺口”,尤其中-大量分流的缺口,静脉中脱落的血栓或者代谢物质等杂质就会“绕过”右心房肺循环,分流到左心房,继而经动脉到达全身组织器官,从而会引起一系列症状和并发症,如直达脑部动脉,会引发偏头痛、头晕等症状。严重的时候,静脉系统的血栓进入脑部,还可能造成反复脑中风、脑栓塞等。
3、哪些检查可确诊卵圆孔未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