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MCN走到了“分水岭”

文学娱乐 3
声明:本文来自于微信公众号 新播场,作者:场妹,授权站长之家转载发布。擅长吸引流量的MCN,或许也容易遭到流量反噬。春节假期前夕,因为签约的网红艺人张大大被指霸凌工作人员一事,头部MCN机构无忧传媒被推上了风口浪尖。与此同时,关于MCN机构的网红孵化模式也引发了争议。打造人设、炮制话题、输出爆款,在获得流量之后进行带货变现,这是MCN机构的看家本事。只是,当MCN被置于聚光灯下,流量是蜜糖,也会成为砒霜。如今,整个MCN行业正在经历一场狂飙突进后的阵痛,新的分水岭也随之出现。2025年,MCN如

声明:本文来自于微信公众号 新播场,作者:场妹,授权站长之家转载发布。

擅长吸引流量的MCN,或许也容易遭到流量反噬

春节假期前夕,因为签约的网红艺人张大大被指霸凌工作人员一事,头部MCN机构无忧传媒被推上了风口浪尖。与此同时,关于MCN机构的网红孵化模式也引发了争议。

打造人设、炮制话题、输出爆款,在获得流量之后进行带货变现,这是MCN机构的看家本事。只是,当MCN被置于聚光灯下,流量是蜜糖,也会成为砒霜。

如今,整个MCN行业正在经历一场狂飙突进后的阵痛,新的分水岭也随之出现。2025年,MCN如何蹚出一条新的发展道路?

千万粉艺人翻车

1月26日,据微博网友@黄毛毛 爆料,她在工作中因脚本沟通问题与张大大发生激烈争执,随后遭到其暴力殴打。而@黄毛毛 正是无忧传媒的员工,系张大大工作室原编导。

事情进一步发酵后,无忧传媒迅速发布声明,称关于“我司员工被艺人霸凌”一事,公司在事件发生第一时间已成立专项小组,着手处理此事。经公司慎重考虑,无忧传媒暂停与张某的一切业务开展,并将持续彻查此事。

据飞瓜数据,从1月26日至今,抖音账号“张大大”已经掉粉50万。

事实上,当初张大大能够翻红、斩获千万粉丝,离不开无忧传媒。

2023年1月底,张大大在抖音用随机连麦的方式,进行了自己的第一场直播。在直播间,张大大以“客服小张”的身份与粉丝连线,连麦的内容就是帮助大家实现心愿,让梦想照进现实。

对于观众来讲,谁也没想到会在张大大直播间看到这么多奇葩的连麦内容:有网友戏精上身,开始在直播间学狗叫,让张大大点评;还有女网友喊张大大妈妈,纪念过世母亲;还有网友找张大大借40万买车……

素人连麦、有梗、剧情魔幻.......种种“奇葩”事件让张大大再次翻红。他被称为“内娱客服”,也被调侃成“娱乐圈的唯一人脉”。新的正面标签的出现,甚至让他过往的毒舌、说话尖酸刻薄、哗众取宠等“作精”黑历史也被冲淡了不少。

然而,同时也有人觉得张大大直播间连麦的内容剧本痕迹过于明显。但无可争议的是,张大大还是因此火了,在抖音斩获了千万粉丝,甚至走上了直播带货的道路。

打造人设、炮制话题、输出爆款,在获得流量之后进行带货变现,这是擅长流量的MCN机构的看家本事。

只是,如今在张大大翻车后,MCN机构这套网红艺人孵化模式开始引发争议。

2025年,MCN走到了“分水岭”

流量是蜜糖,也是砒霜?

MCN这个概念是伴随着短视频行业的发展而出现的,在国内崛起和兴盛也不过十年左右时间。

一开始,MCN是活跃在各大平台上,以签约、孵化素人网红为主要业务,并以广告、电商作为主要变现模式。

然而,随着行业的发展,MCN机构最早期那套素人孵化模式逐渐失效,机构想要从零开始孵化素人、将其打造成现象级网红,变得越发困难。这两年,众多一夜走红的素人,背后就鲜少有MCN机构的影子。

那么,到哪去寻求新的流量、打造新的爆款,或许就成了MCN机构的新命题。

今年年初,大热综艺《再见爱人4》迎来大结局后,除李行亮外,主要嘉宾全部加入MCN。其中,杨子、黄圣依签约了蜂群文化;麦琳则签约了无忧传媒,彼时还被认为是欲复制张大大的走红之路。

不过,1月27日,有用户发现麦琳社交平台已更改签名:没签约任何公司,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而此前,她账号MCN标签显示为“无忧传媒”。

相较素人,综艺嘉宾、明星无疑自带流量和话题性。因此,他们与MCN机构合作,能够通过直播、短视频的方式延续热度,并借助MCN机构的孵化能力走通新的变现模式。

只不过,在蜂群文化和无忧传媒分食《再见爱人》流量的时候,随着张大大的翻车,正说明对于MCN机构而言,流量可以是蜜糖,或许也会成为砒霜。

2025年,MCN走到了“分水岭”

黑红也是红,但黑红一定红不久。此前,无忧传媒因为签下麦琳,也引起了热议。如今张大大的事件,或许再度给MCN敲响了警钟。

实际上,在过去的2024年,整个行业发生了多起MCN“黑流量”事件。

从去年年初因编造剧本而被封禁的“猫一杯”,到“点读机女孩”为吸引流量而发布库存视频,再到因“擦边”而被封禁的吴柳芳......种种迹象表明,MCN行业似乎正在经历一场狂飙突进后的阵痛。

MCN走到了“分水岭”

如今,MCN的发展似乎迎来了分水岭。

一是MCN机构开始加速分化,要么触角更广、业务更多元,要么则是越来越垂直。

有机构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网红经营模式,开始向多元业务探索,比如短剧、艺人孵化、海外业务等。

新播场还了解到,如今许多MCN机构甚至越发垂直,专注于数码类、母婴类赛道,孵化更多垂类达人服务于品牌客户。“垂直才有出路,机构必须有自己的优势。”某专注于数码领域的MCN机构负责人曾如是表示。

二是MCN机构正在逐渐摆脱平台的束缚、走向公共场域,成为某种意义上的“公众公司”。

随着行业的发展、平台寡头效应的出现,以及直播、短视频不再只是内容场域的媒介,更是成为各行各业的标配之后,MCN早已从平台内部,走向大众场域,某种意义上成为了“公众公司”,被置于聚光灯之下,接受着更多来自大众的审视。

对MCN而言,如今赛场更广阔,承担的风险自然也更大了。这正是为何一旦达人或者MCN机构翻车后,舆论风波更加凶猛。

三是面向MCN行业的监管已经到来。

去年,部分MCN 持续遭遇“塌房”风波,或是因为达人或者内容本身,或是因为带货产品问题,可谓负面消息不断。

2024年,对于MCN的监管空前严格。一旦有炒作、剧本等事件出现,舆论的枪口便对准了MCN,MCN成为众矢之的、幕后黑手。如今,MCN机构早已将内容安全提上重要位置,确实已有头部MCN机构专门设立了这样的部门和岗位。

除了内容之外,MCN机构如何更好地管理旗下达人及账号,也显得越发重要。

今年1月10日,据“网信中国”微信公众号消息,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起草了《网络信息内容多渠道分发服务机构相关业务活动管理规定(草案稿)》。

根据草案稿,MCN机构不得直接或组织、教唆、委托、协助签约的网络账号实施包括“制造发布网络谣言”、“煽动网民情绪,故意引发群体对立”等12类行为,并要求:网络信息内容服务平台应当要求MCN机构注册后台管理账号,并绑定旗下网络账号。建立专门针对MCN机构的举报通道,及时处理公众投诉举报。

对于该规定,不少从业者转发到朋友圈并表示支持。不仅大众苦不良MCN机构久矣,许多专注于优质内容孵化、规范化经营的机构也对此深恶痛绝。

“每次网红一出个什么事,都是MCN背锅,也让大众一提到这个行业都是负面印象。”有MCN机构的负责人曾表示,行业乱象确实早该整治,MCN也该迈入新的发展阶段。

在监管风暴到来之际,MCN在2025年将如何蹚出一条新的发展道路,还有待继续观察。

打赏
版权声明 本文地址:http://sdlongpai.cn/post/69079.html
1.文章若无特殊说明,均属本站原创,若转载文章请于作者联系。
2.本站除部分作品系原创外,其余均来自网络或其它渠道,本站保留其原作者的著作权!如有侵权,请与站长联系!
广告二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