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海口新海港“春运大脑”:智能化调度助力春运高效顺畅
2025年春运自1月14日启动以来,截至2月7日已持续25天。据最新统计,今年春运,新海港预计进出岛车辆将达到101万辆次,同比增长6.4%;进出岛旅客408万人次,同比增长6.8%。面对如此庞大的客流量和车流量,新海港如何确保春运的顺畅与安全?2月7日,南海网记者走进新海港,探访了其背后的“春运大脑”,并采访了海口新海轮渡码头有限公司商业管理部经理吴岢蔚。
南海网记者 袁玉龙 实习生 马康奇
走进新海港的调度中心,一块巨大的电子显示屏映入眼帘,上面实时显示着港口各泊位的船舶靠离情况、车辆和旅客的进出岛数据以及航班信息等。这里就是新海港的“春运大脑”,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实现着港口、航运等不同交通方式的精准衔接和高效调度。
“我们开发了琼州海峡智能化调度系统,可以有效统筹49艘船舶。”吴岢蔚介绍道,“该系统应用了AIS(自动识别系统)、雷达、大数据、智能算法等前沿技术,以‘船舶轮转更高效’为核心目标,为琼州海峡两岸调度协同、船舶的合理调配及港口的泊位使用提供数据支撑。”
据了解,在春运期间,新海港充分释放轮渡运能,海安航线投入了49艘船舶,其中47艘客滚船和2艘甲板货船,采取“基础班期+加班”的运输模式,全力保障车辆疏运。同时,新海港还投入了两千余名船员参与船舶生产,并启动了“共享船员”机制,实现“人休船不休”。
吴岢蔚还介绍,为了优化港口生产组织,新海港投入了两港区29个泊位,最大启用6条旅客通道、10条小车安检通道、5条货车安检通道及6座廊桥,大大缩短了旅客通行时间。此外,新海港还严格执行小车全预约过海规则,并实施进岛货车预约收费减免优惠政策,有效提高了港口疏运效率。
在信息化手段的运用上,新海港也走在了前列。线上通过售票平台“琼州海峡轮渡管家”“新海港”微信公众号以及“轮渡管家”APP/小程序,实时向旅客发布港口实时票务、航班及动态信息。针对已购票旅客,新海港还提供精准短信推送服务,确保信息百分百准确传达。
“今年我们联合了省市宣传部门、各级主流媒体,加大了预约过海的宣传力度,覆盖全国16个热门客源地,引导司机旅客提前购票后按时进港。”吴岢蔚说,“同时,我们还协同政府交警部门做好线下预约进港车辆的分导管控,这也是我们今年春运工作做得比较顺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保障春运安全方面,新海港也是下足了功夫。实行领导带班制,做好安全生产指挥,及时处置突发情况;加大危险品、违禁品夹带查堵力度,确保船舶运输安全;加强船舶驾驶能力,持续提升船长和驾驶员的避碰意识、技能和责任心;提高港口安保能力,加强重点区域、部位及重点设施的巡查频次,强化安保防范措施。
针对大雾、强风等可能影响通航的天气,新海港也制定了详细的应急预案。吴岢蔚介绍:“我们协同海口市政府在新海港设置了琼州海峡春运指挥部,提前制定了春运客滚运输大雾停航应急处置工作机制及操作程序。一旦确定停航,我们会第一时间通过各大媒体发布停航通知,并在购票平台发布停航公告,点对点向已经购票的旅客发送停航通知短信。”
为了应对客流高峰时段,新海港还采取了分时段分流措施。吴岢蔚说:“我们两岸五港严格执行先购票、后进港的模式。同时,在出岛方面,我们协同交警部门对进港路线进行了优化设计,提前在21号路口前置了三个分导器,将不符合条件的车辆引导至市政道路,大大避免了大批车辆拥堵在港口而影响生产效率的情况。”
此外,在突发情况应对方面,新海港也是未雨绸缪。年前开展了多次消防及应急船岸联合演练,并针对突发应急事件制定了成熟的应急预案,能够有效保障和解决大雾等恶劣天气及船舶故障对生产造成的影响。
通过这次探访,记者感受到了新海港“春运大脑”的智能化和高效性。正是有了这些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手段的支持,才使得新海港能够在春运期间应对如此庞大的客流量和车流量,确保春运的顺畅与安全。新海港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未来的发展中,新海港将继续发挥其优势,为旅客提供更加便捷、高效、安全的出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