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顶全球票房榜首,火遍全网的《哪吒2》,托起一个千亿蓝海
声明:本文来自于微信公众号 电商在线,作者:王崭,授权站长之家转载发布。
“年仅三岁就成了百亿影帝。”
2月7日,上映10天的《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票房超过《星球大战:原力觉醒》,登顶全球影史单一市场票房榜,电影主角哪吒也成为了年龄最小的百亿影帝。
网友一边调侃着沈腾、吴京和黄渤等百亿影帝应该有些“危机感”了,一边期待着《哪吒2》再创一个票房奇迹。
有人开始二刷三刷,呼朋唤友到电影院支持《哪吒2》,从一线城市到五六线小县城,各地的电影院依旧挤满了观众,就连海外的不少华人都开始“远程助力”,一边抢着预售票,一边喊话海外影院“多多排片”……
截至2月7日晚九点,猫眼预测《哪吒2》票房将达到108亿元,观众端的热度传递至二级市场,2月5日,《哪吒2》出品方光线传媒股价涨停,2月6日再涨18%,股价创下近4年新高。
当电影散场后,真正的消费狂欢才刚刚开始。电影之外,《哪吒2》的商品周边和衍生品,销量也开始不断攀高。
《哪吒2》周边登上淘宝热搜第一,泡泡玛特生产的《哪吒2》天生羁绊系列手办各个渠道售罄,二手交易平台上,相关的现货涨价30—100元;《哪吒2》的官方正版手办众筹金额超过2000万元,超出目标金额200多倍;曾经火遍全网的拆卡、拆盲盒直播间,也开始拆起《哪吒2》的卡牌、盲盒。一位卡牌经销商表示,目前《哪吒2》的卡牌都已经断货,“差不多都要10号以后才有货”……
在优质内容和高效新媒体传播渠道的影响下,消费者对于电影的喜爱与热情有了长尾效应,获得IP授权的品牌以及电商平台,则承接了这部分消费者的热情,推动着影视周边的销量持续增长。
从《流浪地球2》到《哪吒2》,广阔的衍生品市场再次跑出一个堪称标杆的案例,而从海外衍生品的成熟市场来看,中国的衍生品市场尚是一个价值千亿的蓝海市场,但想要在这片广阔的蓝海中掘金,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线上线下,争夺“三岁百亿影帝”
“别说《哪吒2》的周边断货,就连《哪吒1》的周边都断货了。”
经营拆卡直播间的陈豪表示,他们最开始只进了4箱《哪吒2》的卡牌,想着看看情况再去进货,没想到随着电影的爆火,卡牌很快就被抢光了,进货的成本价涨了,现在想进货都难,“我问了几个经销商,都说要10号以后才能发货,卡游的10元包要14号左右出货,集卡社的10元包要等到20号左右”。
、周边的爆火,是承接住了电影的热度,而拿到了爽文逆袭剧本的《哪吒2》,除了口碑出圈之外,也上演了一出“他们都不看好你,偏偏你最争气”的大戏,更让全网观众有了为《哪吒2》狠狠消费一把的冲动。
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曾在2024年6月就预测《哪吒2》最终票房可能达到70亿,但大多数人都表示怀疑——续作想要超越前作堪称困难,《哪吒1》的中国票房在50.36亿元,更何况这个春节档和《哪吒2》竞争的,还有不少其他饱受关注的大制作电影。
上映后,《哪吒2》假期单日票房一直保持着逆跌,每日票房走势和常规电影票房逐步减少的趋势相反。无数观众自发在全网“安利”,还有人开始二刷三刷,导致不少电影院的《哪吒2》场场爆满,还有电影院每五分钟就放映一场《哪吒2》……
电影口碑不断发酵,票房不断攀升,一众网友调侃王长田的预测还是“太保守了”。截至2月8日15时,《哪吒2》的票房已经达到70亿元,超过《星球大战:原力觉醒》,登顶全球单一市场票房榜,哪吒成了全球最年轻的百亿影帝,猫眼官方更是大胆预测《哪吒2》票房或将超过108亿元。
这场席卷全民的热度溢出银幕,在全网形成了一场“流量龙卷风”。
线上,灯塔数据显示,仅2月6日,《哪吒2》在微博热搜榜的上榜话题就有79个;小红书上,《哪吒2》相关话题的浏览量达到38.1亿次,讨论度也达到了1456.7万;抖音上,《哪吒2》官方话题播放量达到113.3亿次播放……线下,各地文旅纷纷用着哪吒的形象开始宣传当地美景,宜宾文旅拿出当地景点哪吒洞和哪吒行宫,天津文旅则表示哪吒其实是天津人……
走出电影院的观众除了在社交平台宣扬着自己对《哪吒2》的喜爱,也把一腔热情挥洒到了《哪吒2》的周边和衍生品上。
从各个电影院售卖的哪吒爆米花桶、可乐杯,再到泡泡玛特和《哪吒2》联名的盲盒手办,有人在网上求起了代购,“哪个城市还有货啊,求代买”,有人则直接使用“钞能力”溢价购买,或者甘愿“为爱等待”。
泡泡玛特的《哪吒2》手办预售排期拉长到6月15日,部分现货手办的价格直接翻了三倍,而截至2月8日18时,FunCrazy与《哪吒2》官方联名正比例手办实时众筹金额突破2051万元,预计发货时间直接排到了135天后。
全网断货,周边也能变“理财”
《哪吒2》的周边纷纷售罄,甚至一度带着电影的流量,成了商家们的引流品。
“之前最火的可能是小马宝莉、奥特曼这些国外的IP,但这段时间,最火的就是《哪吒2》的卡牌。”拆卡主播苏苏表示,《哪吒2》卡牌成了不少拆卡直播间的引流产品,只要直播间有《哪吒2》的卡牌,流量就会蹭蹭往上涨,其他卡牌卖得也更好点。
陈豪则听同行聊到,早在4年前成为库存的《哪吒1》盲盒,都被各路商家抢光了,“都是哪吒和敖丙,也没啥大差别吧”。
抢购的热潮,甚至直接影响到了二手市场。
小红书、抖音等社交平台上,手里有着《哪吒1》周边衍生品的玩家,调侃“没想到四五年前买的周边成了最成功的理财”。五年前2.8万元买的哪吒联名金镯,随着金价上涨和周边属性等,现在价格直接翻了一倍;2019年花1388元购买的《哪吒1》全套手办,二手交易价格飙升到了3000元左右;二手交易平台上,一张《哪吒2》的sp卡(稀有卡牌)的售价,直接飙升到了18888元,给哪吒的卡牌附加上了一定的投资属性。
在内容为王的时代,顶级IP正在逐渐超越叙事载体本身的局限,进化为触发商业链式反应的“文化核弹”,无数电影观众、周边衍生品、品牌和商家,都涌入了这场“野性消费”的狂欢。
影视行业中,周边衍生品并不算是新鲜事物。
2002年张艺谋执导的《英雄》就尝试了周边衍生品的开发,算得上是国内最早的影视周边衍生品,只不过,那时的周边衍生品,本质更像是一种影视行业的宣发手段,主要目的还是给影视造势。
直到近年,影视衍生品屡屡出现标杆案例,比如在2023年9天众筹金额就达到1.2亿元的《流浪地球2》,再到一部《芭比》引发的全球芭比娃娃购买热潮,消费者的正版意识增强,情绪消费崛起,影视行业才逐渐将周边衍生品生意做成了一个影视之外的常态化“增值项目”,产品广度也越来越大。
曾经的影视周边衍生品,更多是手办、玩偶和鼠标垫等依托着人物形象打造的产品。现在,影视人物的服饰、首饰或者根据人物形象衍生出来的周边产品也逐渐火了起来,还结合了当下年轻人的喜好做了针对性的周边,比如《祈今朝》《大梦归离》的棉花娃娃,《庆余年》《莲花楼》的卡牌周边,以及《永夜星河》的拼豆挂件等。
除却授权模式,腾讯、爱奇艺和优酷等有着众多自制剧版权和资源的平台,也开辟了一块自己运营周边产品的生意场。
腾讯2018年推出自营电商品牌“草场地商城”售卖各类影视衍生品,爱奇艺站内的“会员优选”商城同样有着不少影视周边,优酷则有着“造点新货”与“优酷购”组成的娱乐电商体系……
版权方和大厂入局,进一步推动着影视周边衍生品的发展,而愿意为之买单的消费者,则把这门生意推向了更高点。
千亿蓝海的生意
无数玩家入局的影视衍生品生意背后,是近千亿的蓝海市场。
刚刚被《哪吒2》击败的《星球大战:原力觉醒》,其背后的IP星球大战,算得上是影视衍生品的老牌玩家,从1977年《星球大战》电影上映获得成功后,这个超级IP就开始了全球吸金之旅,在48年间打造了电影周边、电子游戏和迪士尼乐园中的星球大战主题园区等众多衍生品。
截至2025年1月,《星球大战》IP总收入在46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403.82亿元),其中系列电影票房收入仅占据了22%,达103.43亿美元。可以说,《星球大战》电影之外的衍生品生意,已经超越了电影票房本身,正在持续给这个电影IP输血。
除了《星球大战》,在2023年7月21日上映的《芭比》,或许也能从侧面证明影视衍生品的市场。
美泰财报显示,《芭比》电影上映后的2023年第三季度,芭比IP毛收入(gross billing)同比增长约16%,达到6.051亿美元,在美泰整体收入中占比近30%。而在《芭比》电影上映前,美泰的芭比毛收入在2023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分别减少了40%和6%。
虽然大多数影视衍生品并没有公布自己的毛利,但从同样做着IP衍生品生意的泡泡玛特的财报上,可以一窥这门生意的“暴利”:2020年至2023年,泡泡玛特的毛利率分别为63.4%、61.4%、57.5%和61.3%,堪称“潮玩界的茅台”。
优质的内容带动周边衍生物的销售额,成为影视票房之外的增量,让一个IP焕发新的生机,甚至可能超越票房本身,帮助影视IP实现长尾效应。
相比之下,国内的影视衍生品生意,规模尚未成熟。曾经引发全网热议的《流浪地球2》周边衍生品累计销售超1.5亿元,是票房的4%左右;优酷的《长月烬明》和爱奇艺的《莲花楼》两个爆款IP,单剧衍生品销售额也仅有3000万元左右。
同时,和《星球大战》《芭比》这类可以持续挖掘相关衍生品、吸金且长线的IP不同,国内的影视衍生品市场,虽然热闹,但能吸引全网关注的也只有《流浪地球》《哪吒》等几个幸运儿。而《流浪地球》和《哪吒》的衍生品生意,依旧离不开影视作品上映后带来的流量,在电影热度褪去后,流量没有得到延续,消费者也不再轻易买单。
想要让中国的影视衍生品生意进一步发展,在这片蓝海中掘金,中国或许可以参考模仿海外的模式,但依旧不可忽视最为重要的一点:优质的内容,才是这门生意可以发展的基础。
交易是流量的终点,但好的内容和故事,才是流量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