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电影摄影师曹郁亮相大师班:好电影会有一种“自己长出来”的感觉
南海网12月8日消息(记者 张宏波)12月8日,第六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第二场大师班活动在三亚举行。著名电影摄影师曹郁作为嘉宾来到现场,以《我的光影世界》为主题,讲述了他在工作中一些独具特色的思考、观察和感受,为观众解开优秀作品背后一系列美妙且难忘的故事。
活动现场。主办方供图
作为一名电影摄影师,曹郁的代表作品有《可可西里》《南京!南京!》《八佰》《解密》等影片,这些影片曾获得包括金像奖、金鸡奖、华表奖、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最佳摄影奖等国内外重要奖项的加持。
其中,《可可西里》是曹郁第一部真正进入电影行业的电影。“那是一部很难拍的电影,拍了四个月,完完全全真实的题材。但对于当时的我来说,有一种恐惧感。”曹郁说,由于环境限制,当时几乎只能用最传统的方式拍摄,现场只有两个摄影机,不能用任何奢侈的摄影设备。到底应该怎么拍,当时困惑了他很久。
曹郁。主办方供图
“后来有一天,我突然觉得,我应该放下很多自己的设计,先要学习被拍摄的主体——大自然。我没有认真地看过它,没有研究过,也没有学习过,没有跟它建立情感。当然,更重要的是,我没有把剧作的内容带进去。”曹郁说。
后来,曹郁决定要顺着大自然的感觉拍。“选择不同的时间拍,不同的气候拍,我想拍一个阴郁的环境。”曹郁说,之前拍的西藏,色彩饱和度很高,阳光特别灿烂明媚,但他认为和剧作不符合。“我把最重要的部分,选在阴天或者有沙尘暴的时候拍。还有一些部分,比如说藏羚羊被杀戮,那时候用阳光来拍。通过大自然的选择,从摄影机的角度做一些表意性。”
活动现场。主办方供图
最终,《可可西里》获了奖。“但更重要的是,我的内心也被打开了。《可可西里》中的大自然召唤了我,给了我生活的答案。”曹郁说,而他也终于明白,摄影的好坏不光是造型的能力、技术手段等,能否读懂剧作,把剧作放在合适的位置,贴合剧作,才是关键。“你的技巧、你的表达如果无法跟剧作不贴合在一起,就是没有意义的,你做得再好也没有用。”
《可可西里》让曹郁在电影圈站住了脚,随后,他参加了《南京!南京!》拍摄。“这是一部历史题材电影,里面环境并不重要,需要突出的是人性的风景,最重要的就是演员的眼睛,包括他的脸,这是一部关于脸的电影。”曹郁说,这部电影都是肩扛摄影拍下来的,几乎是怼在演员脸上拍的,拍完恨不得抓住演员拥抱一下。对曹郁而言,这部电影是很难得的体验,是一部非常放肆地拍的电影,也是他第一次拍战斗、第一拍群众演员。
曹郁说,《南京!南京!》之后,他进入到低谷期,连续拍了几部电影很不成功,感觉也找不到方向。直到《妖猫传》,这是他第一次拍古装的电影。《妖猫传》让曹郁收获很多,包括对于光线的主观化的控制以及技术手段等。
《八佰》是曹郁拍摄过最复杂的一部电影。“这部电影是生与死的对比,是光明和黑暗的对比,尤其发生在夜晚的时候,是非常的明显。”曹郁认为,电影中,象征光明,象征着生的对岸余光照到仓库里的,永远看得到对岸,看得到生的希望,但是没法过去,这是创作的依据。
“我拍特别大题材的电影,不管是《南京!南京!》或是《八佰》,当你第一次看完成片的时候,都有一种感觉,电影是自己把自己拍出来的,就是这个电影像自己长出来的感觉。”曹郁说,凡是让他有这种感觉的电影,他认为都会是很棒的作品。
“我是觉得电影就是一个梦的艺术,我感觉在艺术类型里,没有比它更像梦的了。不管是视觉还是听觉,或者视听感受的一个思维过程,电影都是特别地、独特地存在。”曹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