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贸港观察 年终特辑|海口施茶村:两首民谣看施茶之变

文学娱乐 41
海南日报2024年12月18日第006版版面图 海口施茶村 海口施茶村发展石斛特色产业,走出一条振兴新路 两首民谣看施茶之变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习霁鸿 朴实的村民总是喜欢把心中所想唱出来。要看村庄变化,只要听村民唱什么就能知道。 提起海口市秀英区石山镇施茶村,过去,人们唱“有女不嫁羊山”;现在,人们唱“绿树深深白云挂,风景美如画,四季有佳果,石斛满树爬”。 千年古村,风貌不变,民谣却完全变了样。这是为何?因为找

海南日报2024年12月18日第006版版面图

海口施茶村

海口施茶村发展石斛特色产业,走出一条振兴新路

两首民谣看施茶之变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习霁鸿

朴实的村民总是喜欢把心中所想唱出来。要看村庄变化,只要听村民唱什么就能知道。

提起海口市秀英区石山镇施茶村,过去,人们唱“有女不嫁羊山”;现在,人们唱“绿树深深白云挂,风景美如画,四季有佳果,石斛满树爬”。

千年古村,风貌不变,民谣却完全变了样。这是为何?因为找对了发展路子。

“开出巴掌地,垒石一座山”。施茶村2万余亩土地,九成以上都被火山岩覆盖。没有合适的耕地,村民们只能放弃种植业,另谋生路。“那时候苦哇。第二天要是没活干,头天晚上根本睡不着。”回想起那段打零工的日子,52岁的苏丽妹记忆犹新。

2018年4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施茶村考察时指出,乡村振兴要靠产业,产业发展要有特色,要走出一条人无我有、科学发展、符合自身实际的道路。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总书记的嘱托为困顿中的施茶村指明了方向。

自贸港观察 年终特辑|海口施茶村:两首民谣看施茶之变

村里有什么人无我有的资源?火山岩!经过考察、调研、试种,施茶村当地党组织最终确定了石斛这一特色产业。

 

资料图:在海口市石山镇施茶村火山石斛园,村民正在护养石斛。海南日报记者 张茂 摄

和常规作物不同,石斛刚好适合种在岩石上。火山石斛又因吸收了火山岩中的微量元素,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更胜一筹。

看到了致富的希望,村民们纷纷以土地入股,如今打造成1508.6亩的连片火山石斛种植聚集区。另外,村里还积极引入海南胜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行业龙头企业,使火山石斛不局限于第一产业,形成了科研、组培、育苗、种植、深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产业产值近3亿元,销售收入累计1亿余元。村民人均年收入达3.6万元。

苏丽妹也是以土地入股的其中一员。除此之外,她还应聘上了施茶村火山石斛园的销售员,每个月有3000元的固定工资,年底还有土地分红。“快50(岁)了,心里还比青壮年时期踏实。”她笑道。

自贸港观察 年终特辑|海口施茶村:两首民谣看施茶之变

更让大家喜出望外的是,总书记的到访,也让这个千年古村被大众所知。

村“两委”顺势牵头打造了一条20公里长的火山特色旅游路线,将古村落遗址和火山口及8个自然村串珠成链,又打造了火山风情美食街,让游客不出村就能体验到吃住行游购娱一条龙服务。

“生意不用愁。每逢节假日,还要临时多聘几个人来帮忙。”阔林农家乐老板、返乡创业青年洪强说。

他透露,因为村里的旅游业欣欣向荣,已经有30多名本村年轻人和他一样选择了返乡创业。

今年3月,第一届火山石斛产业发展大会在海口举行,施茶村党委书记洪义乾受邀参会。大会提到,将借助海南自由贸易港的政策优势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将海口打造成为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火山石斛产业基地。

“我把这个消息带回村里,大家都特别振奋。”洪义乾说,“相信只要我们坚持走特色产业发展道路,我们村明年还能再上一个台阶!”

(本报海口12月17日讯)

施茶村

火山石斛

产值近3亿元销售收入累计1亿余元村民人均年收入3.6万元

打赏
版权声明 本文地址:https://sdlongpai.cn/post/35132.html
1.文章若无特殊说明,均属本站原创,若转载文章请于作者联系。
2.本站除部分作品系原创外,其余均来自网络或其它渠道,本站保留其原作者的著作权!如有侵权,请与站长联系!
广告二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