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来,海口强化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提升
每年的12月至次年1月,是候鸟迁徙的高峰季节,海口各大湿地公园、滩涂地、海岸线、沿海湿地等迎来了大批候鸟落脚“歇息”。近日,在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塔市保护站,成千上万只候鸟在红树林上空盘旋,形成壮观的“鸟浪”,宛若巨鲸漂浮天际,仿若《逍遥游》照进现实,网友纷纷感叹:“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一年来,海口强化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深入打好“六水共治”攻坚战,推进河湖、湿地、近岸海域、红树林生态修复,巩固扩大禁塑成果,积极推广垃圾分类,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全国名列前茅,大力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以高水平生态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
海口日报记者 龙易强 黎越
成群的白鹭在海口湾栖息觅食,一幅城市鹭鸟美景映入眼帘。海口日报记者 石中华 杨鹤 摄
生态保护扎实推进 守护好碧海蓝天
12月22日,在海口颜春岭生活垃圾填埋场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现场,机械轰鸣、运输车辆往来穿梭,施工人员忙碌作业。“这座垃圾山以前对我们的生活造成了很大影响,现在几乎闻不到臭味了。”距离该项目不远的澄迈县老城开发区玉楼村村民谭忠司说。
颜春岭生活垃圾填埋场主要处理海口市及澄迈县的城乡生活垃圾,累计服务近20年。海口于2020年12月底关停填埋场,并于2022年启动颜春岭生态修复项目,通过一揽子污染防治举措,以及在原址上建设生态公园等,解决填埋场超容超量带来的污染问题。
守护绿水青山,要敢于动真格。今年以来,海口着力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为守护蓝天白云,海口构建起“空—天—地”立体化监管系统,布下环境监管的“天罗地网”,以技术手段不断优化提升环境空气质量。
为保护碧水长流,今年海口开工建设白沙门污水处理厂一期扩容,观澜湖、长流厂扩建等一批污水处理设施;开展“源、网、厂、河”污水管网全要素排查,共发现各类错混接点2143个,并纳入污水提质增效整治计划;全市累计完成1546个自然村的生活污水治理。
为留住鸟语花香,海口以“林长制”为抓手,强化林业资源管护。今年,市林业局组织开展打击破坏海防林、红树林等自然资源专项行动,同时开展森林督查图斑核查整改和林草湿资源动态监管图斑核查整改,筑牢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屏障,加强古树名木管理和保护,科学开展造林绿化,大力推动生态修复项目建设。
成群的白鹭在海口湾栖息觅食,一幅城市鹭鸟美景映入眼帘。海口日报记者 石中华 杨鹤 摄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绿色答卷”成绩优异
“去年10月,我第一次参与鸟类监测活动,那时北港岛的常居鸟类只有45种,一年过去,已经增长到了72种。”近日,美兰区北港岛村民林梅燕在采访中告诉记者,随着生态环境改善,当地生物多样性越来越丰富,引来大批赶海游玩的市民游客。
生态环境好不好,鸟儿最有发言权。今年11月24日,在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只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鸟中大熊猫”黑脸琵鹭现身,数量达到近年来最高。此外,在海口西秀公园,国家“三有”保护动物小鸊鷉在湖中自由嬉戏;在海口湾畔,成群白鹭在海上飞舞……
放眼海口,在一系列制度举措有力护航下,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成绩有目共睹——
天更蓝。截至12月19日,海口环境空气质量较去年同期总体改善,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2.14,较去年同期(2.18)改善1.8%。今年1至11月,空气质量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排名第1位。
水更清。目前,我市污水处理厂达到18座,处理能力达83万立方米/日。22个建制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位居全省前列。今年1至11月,全市4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持续保持100%;4处地表水国控断面水质达标率100%,9个地表水省控断面水质优良率100%;国家认定的19条黑臭水体黑臭消除率100%,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100%。
家园更美。今年海口完成造林绿化面积15632.05亩,全市森林覆盖率39.6%。截至今年12月初,海南东寨港(三江湾)生态修复累计完成红树林(幼年林)恢复1408亩、退养还滩2680亩、红树种植1400亩。全市湿地面积32202.38公顷,湿地率达13.32%。
在海口高登西街,雾炮车的喷雾系统可以有效降低空气中的颗粒物浓度。海口日报记者 苏弼坤 摄
绿色低碳生活兴起 绘就高质量发展画卷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牢固树立绿色生活理念,加快推动形成绿色生活方式,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至关重要。
海口实行“禁塑”以来,依托地方性法规、“禁塑”名录、监管体系以及替代品产业等多方面构建集成式“禁塑”新模式,通过运用全生物降解产品可追溯管理平台、替代品“专用标识+监管二维码”识别方法、输入源头“物流+信息流”综合监管体系等多项全国首创制度,全域“禁塑”成效明显。
在垃圾分类方面,海口成立垃圾分类领导小组、2个巡查督导组、4支巡查中队以及20多个镇街小组,逐步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在“无废城市”建设方面,今年我市进一步增加“无废细胞”建设类型和建设数量,从去年的5种类型扩展至“无废学校”“无废小区”等14种,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无废城市”建设体系。
如今在海口,一个个装配式建筑拔地而起,绿色正成为建筑行业鲜明底色。据市住建局统计,我市现有省级装配式示范项目7个,省级装配式示范基地6个。海口已提前实现省政府要求的“到2025年新开工的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大于80%”的发展目标。
在海口,生态优势正一步步转化成为发展胜势。今年以来,海口加快打造以高新区云龙产业园为中心的生物降解塑料制品产业集聚地,今年前三季度,该园区降塑产业工业总产值完成2.1亿元,同比增长54.6%,完成营业收入2亿元,同比增长52.2%。在位于海口国家高新区的康迪电动汽车(海南)有限公司生产基地,今年前三季度该企业出口电动高尔夫球车近万辆,海外市场份额屡创新高……
如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海口将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大笔绘就绿色低碳发展美好未来。
在海口白沙门一期污水处理厂,工作人员对排出水体进行抽样。海口日报记者 孙士杰 摄
数说2024
今年1月至11月,海口环境空气质量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排名第1位,全市4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持续保持100%,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100%。
今年海口完成造林绿化面积15632.05亩,全市森林覆盖率39.6%。全市湿地面积32202.38公顷,湿地率达13.32%。海口重点行业场所生物降解塑料替代品占有率提升至84.8%,全市农贸市场塑料替代品采购总量超2亿个。现有省级装配式示范项目7个,省级装配式示范基地6个。今年1-10月,海口累计推广新能源汽车6.1万辆,占海南省推广总量67%,新能源汽车占新注册登记汽车比例56%,渗透率在全国名列前茅;截至今年10月底,海口新能源汽车保有量24万辆,占全市汽车保有量19%,占全省新能源汽车总保有量62%。
(海口日报记者 黎越 整理)
在海口国家高新区美安生态科技新城康迪集团海南基地,工作人员在调试电动汽车。海口日报记者 孙士杰 实习生秦玲莉 摄
我与自贸港这一年
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林业工程师冯尔辉:
为海口生态环境保护贡献力量
“‘老朋友’又回来了,久久不见久久见。”今年11月,我在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记录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脸琵鹭时,脑海里第一时间冒出来的就是这一句话。让我更加惊喜的是,今年同时出现了4只黑脸琵鹭。
观鸟是我日常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每年天气转冷以后,我都会抽出时间、带上望远镜在保护区各处观鸟。在水草丰茂的湿地里,白眉鸭、绿翅鸭、针尾鸭到了,黑翅长脚鹬、金鸻到了,白琵鹭、苍鹭到了,却迟迟不见“老朋友”黑脸琵鹭的身影。
黑脸琵鹭是全球濒危物种,作为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它们对生态环境的要求极为苛刻,其生存状况能够直接反映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我深知,它们的到来对东寨港有着特殊的含义。
“从2017年开始,黑脸琵鹭连续7年都来东寨港过冬,今年到底会不会来?”抱着这样的疑虑和期待,我加大了对越冬候鸟监测的力度。终于,在11月24日,我在一群黑翅长脚鹬里,见到了浑身白羽、嘴巴又黑又长又扁的身影,“老朋友”黑脸琵鹭又回来了。
今年来东寨港保护区越冬的“新老朋友”不少,我还在下塘湿地记录到已经5年未见的草鹭,以及14只国家“三有”保护动物反嘴鹬。未来,我将继续做好本职工作,守护好红树林,做好鸟类监测和保护,为海口的生态环境保护贡献力量。
(海口日报记者 龙易强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