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宜居宜业幸福城
海马二横路东段、文锦路南段等一条条“断头路”打通,畅通城市“毛细血管”,市民出行不再绕路;
金岭雅居安置房迎来验房交付,田罗新民城市更新项目、丁村片区城市更新项目加速推进,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和城市活力;
白龙路下穿通道工程通车,海口主城区4条道路易涝积水点改造项目完工,打开城市高质量发展新空间。
……
这些清晰可见、市民感受深刻的变化,折射出海口在推进城市功能品质活力提升工作中迈出的坚实步伐。一年来,海口践行人民城市理念,接续实施城市综合提升行动,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环境,统筹推进城市更新,厚植城市人文气息,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构建协同共进、优势互补的全域发展格局,加快打造现代化国际化新海口,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在海口湾云洞广场,“艺术天空”交响乐惠民演出现。海口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孙士杰 摄
基础设施补短板
城市更靓更宜居
走着走着路没了,目的地近在咫尺,却要绕一大圈——这是海口碧海丹城小区居民吴彤华对“断头路”的切身感受。
今年10月,海口龙华区海马二横路东段道路建设工程项目完工通车,与周边其他道路形成区域路网微循环,方便居民出行。“海马二横路东西段打通,对我们来说方便多了,不需要再从椰海大道绕路。”如今,行走在海马二横路东段道路,路面干净整洁、宽敞明亮,两旁的行道树郁郁葱葱,谈到“断头路”打通后带来的便利,吴彤华难掩喜悦之情。
12月2日,秀英区文锦路南段“断头路”正式通车。海口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石中华 摄
基础设施是文明城市的底色,是一座城市的“筋骨”,直接关系到城市形象和群众生活品质。为进一步改善城市环境面貌,海口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提升市政管护水平为着力点,全力打造整洁、优美、和谐的城市人居环境,让群众拥有更多幸福感和获得感。
12月20日清晨,市民吴晴晴驾车从海甸岛穿过白龙路下穿通道,直接驶上白龙北路,去公司不用再绕远路,上班更加省时。今年10月1日,白龙路下穿通道工程通车,车辆从白龙北路可直接进出海甸岛,滨江西路、长堤路设置与海甸岛联通匝道,极大地优化区域交通组织,提升路网通行效率。
10月1日,长堤路综合改造项目——白龙路下穿通道工程通车。海口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康登淋 摄
不仅路通了,今年不少海口人还明显感觉到,不再“逢雨必涝”。12月20日,在义龙西路经营报刊亭的陈女士,看着门前改造一新的义龙西路,长舒了一口气说:“以前下一点雨就会积水,现在义龙西路不再‘逢雨必涝’,下雨天我不用再担心报刊亭会淹水,雨天也不影响做生意。”过去,义龙西路排水系统老旧,每逢暴雨就积水,严重影响群众出行。海口主城区4条道路易涝积水点改造项目启动后,义龙西路获得“重生”,真正解决了居民因积水出行不便、生活受困扰的问题。
城市更新加速度
托起百姓幸福梦
城市更新,让城市更宜居、生活更美好。今年以来,海口加快推进城市更新,12月18日,龙华区丁村片区城市更新项目、琼山区迈瀛片区城市更新项目、美兰区白龙北片区城市更新项目、秀英区向荣南片区一期(金秀—省化肥厂)城市更新项目等4个城市更新项目集中开工,共涉及征拆土地2093亩,征拆建筑面积140万平方米,建设内容涵盖了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回迁安置房等,共惠及4.8万人。
越来越多的群众从城市更新提速中享实惠,不断提升幸福感。这些天,原海云鞋厂职工纷纷忙着收房,作为全市首批集中开工的城市更新项目——海云鞋厂宿舍区自主改造项目(金岭雅居)迎来了安置房交房,300多户安置户圆了安居梦。“再也不用担心下雨天房子淹水了,住上新房子,以后过好日子了。”原海云鞋厂职工张永珍开心地说,要在新家热热闹闹地过个春节。
11月30日,在金岭雅居安居房基层教师和医务人员优先选房活动现场,选房对象选到心仪的房源。海口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杨鹤 摄
海口市横沟村城市更新项目(一期)也传来好消息:12月19日,项目回迁安置房全面封顶,5栋高层住宅楼全面进入装饰装修阶段,670多套安置房预计2025年底交付。目前,海口已经集中开工城市更新项目19个,谋划储备项目15个,涉及征拆土地面积1.48万亩,征拆建筑面积716万平方米,将惠及11.1万人。
“近年来,海口以城市重点功能区、重要风貌区、主要交通干道和交通枢纽周边的城中村、危老旧小区为重点,大力推进滨江、滨海、交通主干线及海口湾、江东新区等重点片区的城市更新工作。”海口市住建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海口将持续推进城市更新工作,推动城市更新项目陆续开工建设,将城市更新作为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提升人居环境、人民生活质量和城市竞争力。
已全面完工的海口义龙路片区及万国西路积水点改造工程。海口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杨鹤 摄
修炼城市“内在美”
涵养椰城好气质
如今的海口,不仅拥有生态之美、环境之美等“外在美”,也具有人文之美、精神之美等“内在美”。
历经百年风雨的骑楼老街,宛如一部生动的“活历史”,默默见证着城市的变迁。近日,海口骑楼历史文化街区博爱路保护修缮工程施工现场,修缮后的建筑焕然一新、色彩分明,让人眼前一亮。
“博爱路的一些建筑过于破旧,存在安全隐患,也和整个骑楼片区的历史风貌格格不入,希望通过保护修缮,让更多人感受骑楼历史文化魅力和本地市井生活气息。”居民伍俊说。
拥有怎样的文化生活、文化品质,不仅决定了一个人的精气神和幸福指数,也见证着一座城市的“软实力”和发展水准。
10月4日,“海岛情”欢乐大巡游在海口骑楼老街上演。海口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康登淋 摄
一年来,海口加强重点文物保护修缮,实施骑楼和府城历史文化街区改造提升。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廉洁文化、南洋文化、华侨文化,加强苏轼、海瑞、丘濬等历史名人文化研究和精神传承,深度提炼海口文化元素,鼓励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厚植城市人文底蕴。
活态传承的冼夫人文化、壮观热闹的装军巡游、乡土琼韵的“非遗”展演、精彩纷呈的文艺演出……2024年(第二十三届)海口冼夫人文化节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前来参加,形成独具海口魅力的文化风格和精神标识,以文化赋能助力乡村振兴。
10月3日,在海口骑楼老街上演的冼夫人巾帼令旗表演。海口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康登淋 摄
文化艺术如何飞入寻常百姓家?首届海口城市艺术周期间,八方来客如约而至,海口用一场场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款待宾客。听一场交响乐,看一次书画展,逛一回民族服饰展……高雅艺术走出大厅,走近群众身边,点亮市民生活,街头巷尾成为了海口城市文化“会客厅”,展现椰城独特的城市风情和文化底蕴。
加强“硬件”,提升“软件”;外修“颜值”,内塑“气质”。海口在城市管理、细节提升上下足“绣花功夫”,全力提升城市品质,城市的每个角落都散发出迷人的气息。
12月8日,升级改造后的海口滨海立交。海口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康登淋 摄
海口集中开工两批共8个城市更新项目
海口主城区4条道路易涝积水点改造项目完工
海口市级民生实事“打通8条断头路”项目开工建设,一条条“断头路”先后打通
海口对主城区11条老旧人行道进行设施更新及修复,维修总面积约6.69万平方米、总长度13662米,整体项目全部完工。
(海口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高潮 整理)
骑楼街区经营户韩翠琼:
老街“焕”新颜 “改”出幸福感
我是海口骑楼建筑历史文化街区的一名炭画、草编手艺人,也是这里的经营户之一。70年前,父亲从文昌来到海口谋生,在骑楼一带开了一家画馆,靠着炭画手艺养活了一家人,我也对骑楼有着深厚的感情。
这一年,政府持续优化骑楼街区业态,我的“左邻右舍”有文创、轻食、民宿等不同业态的商家。在这里文化与新派生活方式相融,我认为这就是海口开放、自信、多元的体现。不仅如此,这一年来,骑楼街区的文化活动更加有滋有味,从巡游活动到“非遗”潮秀,从“非遗”研学到交流沙龙,老街在新时代持续散发历史文化气息。
为了弘扬骑楼文化,我经常身着旗袍漫步在此。这里的每一条街道、每一个商号,对我而言都已经相当熟悉。斑驳的墙壁印着岁月的痕迹,有些房屋已经存在安全隐患。海口骑楼历史文化街区博爱路保护修缮工程的实施,让我更加期待未来老街的样子。
作为一名手工艺人,这一年我一直致力于炭画、糖画、棕编等“非遗”技艺的传承和创新。进学校、进社区,我和家人将所学技艺倾囊相授,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非遗”走进更多人的视野和生活,被越来越多人了解并喜爱,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海口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邝晓霞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