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 | 文化烙印存乡土

文学娱乐 3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暮归的老牛是我同伴,蓝天配朵夕阳在胸膛,缤纷的云彩是晚霞的衣裳……”乡村是乡土中国的基本组成单位,寄托着中华各族儿女的乡愁,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发祥地。1928年底,琼籍考古学家韩槐准从南洋回乡省亲,在其家乡文昌昌洒镇凤鸣村开展考古调查,采集到60余件史前石器,海南岛考古发现的序幕由此开启。   近百年来,海南各地乡村发现和出土了一大批珍贵的可移动文物和不可移动文物。这些文物保留着先辈们的生产生活遗迹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暮归的老牛是我同伴,蓝天配朵夕阳在胸膛,缤纷的云彩是晚霞的衣裳……”乡村是乡土中国的基本组成单位,寄托着中华各族儿女的乡愁,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发祥地。1928年底,琼籍考古学家韩槐准从南洋回乡省亲,在其家乡文昌昌洒镇凤鸣村开展考古调查,采集到60余件史前石器,海南岛考古发现的序幕由此开启。

  近百年来,海南各地乡村发现和出土了一大批珍贵的可移动文物和不可移动文物。这些文物保留着先辈们的生产生活遗迹和文化烙印,折射出海南的海洋文化、耕读文化、信俗文化、少数民族文化等。

海南省博物馆营造的石狗场景。资料图

藏于海南省博物馆的陶狗。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程龙 摄

  从禁示碑看

  古人如何保护红树林

  据统计,目前已发现的海南古代官府禁碑和乡规民约等碑刻遗存有135通,方志中记载最早的碑刻遗存为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所立,但现存实物均为清代以后制成。透过这些碑刻的内容,我们可以了解历史上当地的社会治理、民风民情等信息。

  现藏于海南东寨港红树林科普馆的禁示碑也被称为“三江口禁伐红树林碑”,立于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碑文内容颇具海南特色,记录了百年前红树林保护的相关历史。碑文明确规定,当地的五户村民为保护红树林的责任人,每家出两人巡逻;发现“顽夫”“有污心棍徒”,要“鸣鼓而攻”;抓到破坏红树林的人或物,有奖赏;私放毁坏者则要受罚。此碑的主题为“禁伐海树”,碑上相关内容反映出海南先民对保护自然生态的朴素思考和具体办法,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对于如今海南正在推进的生态文明建设仍具有启示意义。

海南东寨港红树林科普馆的禁示碑。资料图

  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代理昌化知县的李玉章在今昌江黎族自治县石碌镇水头村立的“禁采石碌碑”,延续了历代政府对石碌铁矿的封禁政策。石碌铁矿品质优良,还伴生有钴、铜、镍、金等矿产资源。据《昌化县志》记载,明崇祯二年(1629年),时任知县张三光赶走盗矿者,严禁在矿山上私采。清朝的官员立碑封禁,让矿山免遭私采,体现了政府在保护矿产资源、维护当地社会治安方面作出的努力。

  近年来,昌江已完成矿山治理面积6374亩,将满目疮痍的矿山转变为一方青山绿水,更转化为可持续发展的金山银山,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从“石敢当”看

  琼北民间信俗文化

  自古以来,狗因忠诚护主和守卫安宁受到许多人的喜爱,石狗文化在岭南一带已延绵两千多年。海南的石狗主要分布于琼北地区,先民们用火山石建造房屋、制作农具、修桥铺路,同时雕刻石狗。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石狗被放置在路口、桥头、村口、家门口,类似镇邪祛恶的泰山“石敢当”。因为他们相信石狗具有神性,可以保佑作物丰收、人畜兴旺、家宅平安、添丁发财等。

  市民游客参观海南省博物馆四楼的“仙凡之间”展览,即可在琼北民居场景中看到许多石雕艺术品,其中,石狗的数量最多。展出的石狗,有蹲坐形的,也有匍匐形的,形态粗犷、手法简洁,整体较注重神韵。海南老话讲“石狗守巷口,土地守村口,公爸守祠堂”。这些无言的石狗散落于琼北乡村,千百年来默默地守护着村庄巷道,无论从民间雕刻艺术或民俗记忆的角度看,都是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

文化中国行 | 文化烙印存乡土

  海口市琼山区龙塘镇永郎村村口,有一尊大石狗,其高约1米,胸前刻有“石敢当”字样,旁边伴有一尊小石狗,两尊石狗被奉祀于土地庙旁。村内的古井旁也蹲伏着一尊石狗。因为村口是路冲处,而水井需要看护,当地人在这两处立石狗,他们觉得每尊石狗胸前佩戴的铃铛都是独一无二的,传说煞气来时,石狗身上的铃铛就会响,能吓跑邪恶之物。这种说法当然没什么依据,反映的是村民祈求村庄安宁的美好愿望。

澄迈罗驿村李氏宗祠门前的石狗。资料图

  位于澄迈县老城镇的罗驿村于南宋末年临湖建村,村中古迹众多,自元朝以来建有各支祖祠13间,其中清雍正元年(1723年)所建李氏宗祠规模最大,共有三进,建筑面积达1900平方米。李氏宗祠大门外便立有两尊高大的石狗,这两尊石狗头圆脸大、身形顺滑、怒目圆睁、犬齿外露,有不怒自威之势,因而不少人误将其认作石狮。罗驿村旁便是琼州西路官道驿站,古称“倘驿”,忠诚的石狗在清澈的湖水、斑驳的石板路、古朴的宗祠前默默守护,见证了这座古村的发展和变迁。

  从敬字塔看

  海南乡村耕读传统

文化中国行 | 文化烙印存乡土

  “敬惜字纸”是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之一,折射出古人敬重文化的思想。海南人建敬字塔的习俗起源于儋州地区,据传最早是苏轼的门生修建,后代代相传,敬字塔的扩散,客观上促进了崇文重教观念在海南的传播。对书纸的敬畏,实际上是对文化的敬畏,海南现存敬字塔的建造时间最早可追溯至明代嘉靖年间,主要分布在儋州中北部和洋浦海边。2012年,儋州现存20余座敬字塔被列入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

儋州官屋村建于明代的敬字塔。资料图

  儋州市木棠镇官屋村何氏宗祠前的敬字塔建于明代。《儋州文物概览》载:“内中空,顶部有一宝瓶状塔刹,塔檐四角雕有凤凰图案,塔通高3.82米……另刻有一副对联:‘中掩六经余味;上化五色烟云。’三层正面也刻有‘风云皆契合;山水亦文章’等文字……”敬字塔上的楹联内容既有文人志向,又有民间智慧,延续着明理养德、崇文尚学、尊师重教的处世之道。官屋村在文教方面的确有过不俗表现,自明代起该村先后涌现多名府、州岁贡,其中何天衢曾任钦州训导、澧州儒学正堂等职,后被朝廷赐封进士。

  位于儋州市白马井镇学村的敬字塔,共有八层。该塔始建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用十分规整的玄武岩石料修筑而成,主要由塔基、塔身和塔刹三部分构成。学村敬字塔1996年曾被台风破坏,当地群众于2008年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重修。如今,白马井部分地区正在建设滨海新区,这座历经岁月洗礼的敬字塔开始被更多人看见。

  海南一处处美丽的村落,和那些古朴雅致的古宗祠、鳞次栉比的火山石屋、曲径通幽的青石古巷、充满故事的碑刻遗存,以及与固态文物密切相关的民俗传说、俚语方言、民间工艺、艺术表现形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文化根脉的展现。它们滋养了世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海南人,也在时空记忆里留下了一朵朵晶莹的浪花。

  (作者系海南省博物馆副研究馆员)

打赏
版权声明 本文地址:https://sdlongpai.cn/post/6097.html
1.文章若无特殊说明,均属本站原创,若转载文章请于作者联系。
2.本站除部分作品系原创外,其余均来自网络或其它渠道,本站保留其原作者的著作权!如有侵权,请与站长联系!
广告二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