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周刊丨文艺作品里的候鸟:社燕秋鸿诗远方
曾庆江
每年冬春时节,候鸟纷纷南迁。海南作为我国唯一的热带岛屿型省份,迎来种类繁多的候鸟,最佳观鸟季随之到来。候鸟具有一定的地理特征,它们为了生存需要长途迁徙,广泛受到人们的关注,进而催生了各种各样的故事传说,成为文学艺术重要的表达对象。
2024年12月15日,3只丹顶鹤在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飞翔。新华社发
丹顶鹤和一首歌
我国地域辽阔,候鸟种类多,其迁徙时间和路线不尽相同。总体上看,候鸟可以分为夏候鸟和冬候鸟两种,夏候鸟是在秋冬季由北向南迁徙过冬、觅食,冬候鸟则是在秋冬季迁往北方繁殖。
海南岛的候鸟中,大部分是从北方来过冬的夏候鸟(即越冬候鸟)。由于气候温暖,且拥有数量众多的红树林、湿地、滩涂、河流等,海南岛为来自世界各地的候鸟提供了良好的栖息条件。因此,每年11月至次年3月,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儋州湾、昌江海尾湿地等成为全国知名的观鸟胜地。
从全国范围看,大众熟悉的候鸟主要有家燕、杜鹃(又名子规、布谷鸟)、黄鹂、大雁(鸿雁)、天鹅、野鸭、丹顶鹤、游隼、白鹭等。比如,较常见的候鸟家燕,冬天迁徙到云南、海南、台湾等地越冬,春天到来之际又向北飞回全国各地,成为春天到来的重要象征。而大雁南飞则是秋天到来的信号,空中的雁群,或组成“一”字,或组成“人”字,相伴前行,给人启迪与力量。
为大众所熟知的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丹顶鹤也是重要的候鸟群体。入秋后,丹顶鹤从繁殖地东北向南迁徙越冬。它们的迁徙路线大致有两条:一条是沿乌苏里江南下,在汉江流域越冬;另一条是从黑龙江扎龙自然保护区、吉林向海自然保护区经渤海湾南迁到山东黄河三角洲和江苏盐城沿海滩涂(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越冬。
徐秀娟雕像。资料图
“走过那条小河,你可曾听说?有一位女孩她曾经来过……”20世纪90年代初,歌手朱哲琴演唱的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感动了无数人。它讲述了驯鹤姑娘徐秀娟为保护鸟类不幸遇难的真实故事。徐秀娟在黑龙江齐齐哈尔扎龙地区长大,她的父亲徐铁林是扎龙自然保护区第一代驯鹤人。1981年,刚满17岁的徐秀娟进入保护区工作,很快熟练掌握了丹顶鹤的饲养、繁殖、育雏技术。1986年,她被选派前往盐城支援创建珍禽自然保护区。她用从扎龙带去的鹤蛋,首次在盐城成功孵出丹顶鹤宝宝。1987年9月16日,为了找回飞走的白天鹅“黎明”,她在渡河时不幸遇难。
杜鹃和白鹳的传说
分布于世界各地的候鸟,与人类相处,是人类重要的朋友。古往今来,许多爱鸟之人观察了解各类候鸟的生活习性,并赋予它们不同的意义,形成了各类传说。
比如,杜鹃鸟常常朝着北方鸣叫,尤其是在六七月间叫声更为频繁,经常昼夜不停,且声音哀切,再加上杜鹃花鲜艳如血,因此民间就有了“杜鹃啼血”的传说故事。
传说古代蜀国国君望帝(名杜宇)勤于治国,使国家变得美丽富饶。有一年,蜀国遭遇水灾,望帝任命鳖灵为丞相,让他治理水患,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有感于鳖灵功劳很大,望帝将帝位禅让给鳖灵,自己则隐居于深山。刚开始,鳖灵励精图治,做了很多利国利民的好事,但后来,他开始居功自傲、独断专行,给百姓带来许多灾难。住在山中的望帝得知这些后,忧心而死,并化为杜鹃鸟。变成杜鹃鸟的望帝仍心系百姓,生怕他们挨饿,因此一到春天就催百姓耕种布谷,发出“布谷,布谷”的声音提醒大家。由于经常鸣叫,以致于嘴巴流血,甚至将花朵都染红了,人们干脆将这种花命名为“杜鹃花”。杜鹃啼血的故事,固然是形容哀痛伤心到极点,但也体现了君王以民为本的品质,体现了百姓的良好愿望。
在我国,除了杜鹃啼血,还有不少和候鸟相关的成语,比如鸿飞霜降、鸿雁传书、社燕秋鸿、劳燕分飞等。这些成语意思各不相同,但都借用了候鸟的个性特征以表达象征意义,比如“社燕秋鸿”,“社燕”“秋鸿”分别指燕子和大雁,它们都是候鸟,但在同一季节飞行的方向不同,因此即使碰到了很快就要分离,这个成语就有了“刚见面又要分开”的意思。
在西方世界也有关于候鸟的传说故事。比如,白鹳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北部,是德国的“国鸟”,它们每年飞到非洲过冬。白鹳喜欢在大树、电线杆、高塔、教堂顶部等高处筑巢,还喜欢在居民屋顶特别是烟囱口搭窝,因为那里暖和一些。欧洲民间有传说,白鹳是“送子鸟”,它在谁家屋顶造巢,谁家就会喜得贵子,幸福美满。因此,在欧洲乡村,一些居民会在屋顶烟囱旁搭建一个平台,那是专门为“送子”的白鹳准备的。
“杜鹃啼血”“白鹳送子”等传说故事,当然是人们想象加工出来的,但它们反映了人们对美德的尊崇、对美好的希冀,已成为人类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回雁峰”的诗歌意象
大自然的万事万物进入大众视线,都可能成为文学艺术创作的对象,候鸟亦是如此。在中外文学艺术中,以候鸟为线索或创作对象的作品非常丰富。
清末任伯年绘《春燕归》。资料图
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是中国传统文学的重要特征,多种候鸟以意象的形式出现在古诗词中。比如,李白《宣城见杜鹃花》:“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又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杜鹃花让作者联想到了杜鹃鸟,进而想起了故乡,萌发了思乡之情,“一”和“三”的反复使用,将情绪充分宣泄表达了出来。被贬为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的白居易更有“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的诗句。李商隐的《锦瑟》中“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无论是庄周梦蝶,还是托春杜鹃,都表达了诗人失意、失落的心绪。被贬郴州(今湖南省郴州市)的秦观写下“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清冷的旅馆,夕阳西下,杜鹃不停鸣叫,诗人的心境可见一斑。
除了这些哀婉凄清的形象,作为候鸟的杜鹃也有明朗快乐的形象。曾在杭州西湖修筑苏堤(后人命名)的苏轼在《筑堤》中写道:“东风第六桥边柳,不见黄鹂见杜鹃。”将杜鹃和象征喜庆的黄鹂并置,欢快而明亮。被贬黄州时,他又云“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杜鹃鸟)一声春晓”,微醺的东坡先生,骑马到桥头,看到明月当空,听到流水潺潺,干脆下马用马鞍作枕头,眠于芳草之中,最终被杜鹃的啼鸣唤醒。诗人的洒脱和杜鹃的报晓,有着很强的生活气息,没有半点悲伤沉重。
在中国古诗词中,大雁往往是作为相思的意象出现。“平沙落雁”一直被称为“潇湘八景”之一,位于湖南衡阳,据说大雁飞行至此便不再南行,当地有山峰名曰“回雁峰”,这自然能够引发诸多诗人的感慨。比如,范仲淹的“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用“雁去”来描写边塞的寥廓萧瑟。而李清照笔下的“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用大雁南归传递自己的思绪,令人动容。
纪录片《迁徙的鸟》海报。资料图
国外也有不少以候鸟为创作对象的文艺作品,而由雅克·贝汉执导的纪录片《迁徙的鸟》让人惊艳。这部作品前后共有600多人参与拍摄,历时3年多,耗资4000多万美元,创作团队踏足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追随候鸟迁徙的脚步进行拍摄。纪录片展现了候鸟顽强的毅力和面对逆境不屈不挠的精神,深受观众喜爱,获得了第75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纪录长片奖。
(作者系苏州大学传媒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