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读丨257名“大医”入琼,带来什么?
■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洪旭 马珂 实习生 陈龙
他有一片“心外天地”,记录着不少生死时刻——
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转危为安、二尖瓣“瓣中瓣”置换成功……每次抢救,都充满惊险和挑战,少则5个小时,多则十几个小时。
海南省人民医院心脏外科主任、主任医师柳德斌(左二)在手术中。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若龙 摄
3年前,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心脏病学系副主任、微创心脏外科和主动脉外科学科带头人柳德斌作为“好医生”被引进到海南,担任海南省人民医院心脏外科主任、主任医师,他倾尽心力和技术,让众多心血管急危重症患者看到希望。
柳德斌带来的改变,是近十年来海南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2016年起,海南持续实施“人才强卫”战略,聚焦紧缺学科和薄弱环节,精准施策,通过开展“好院长”“好医生”“银发精英”等引才项目,先后引进257名医疗领域高层次人才,为海南医疗事业注入蓬勃生机,让海南百姓有了更坚实的“医靠”。
他们为何选择来海南?又给海南医疗带来了怎样的改变?
填补空白 打造“顶得上”的救治团队
2024年12月23日,做完心脏搭桥手术后第10天,65岁的吕奇帛被告知可以出院了。“你的心跳和呼吸都很平顺,恢复得很理想。”柳德斌告知老吕这个好消息,并叮嘱他出院后要多运动,促进心脏康复。
吕奇帛是海南一名“献血英雄”,曾153次参加无偿献血,帮助了很多患者。此次,他因胸闷心悸到海南省人民医院就医,被诊断为严重冠心病,两支血管已经完全闭塞。
“初次见面,柳医生对我说的第一句话,是‘谢谢你啊’,这让我很惊诧。”老吕说,这句感谢,是对他多次参与无偿献血的褒扬。
经会诊,老吕转入心脏外科后,柳德斌迅速带领团队为其实施了不停跳的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成功疏通心脏大血管,解除了生命威胁。
“非常充实的周末,2台手术也很有意义。”柳德斌在朋友圈写下手术思考与感想,与老吕的手术一起被记录的,是另一台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
“担心病人等待过程中猝死,我们急诊给做了窦、升、弓、鼻手术。”柳德斌带领团队直面挑战,尽管手术过程非常困难,好在病人转危为安。
平时工作虽忙,柳德斌仍会在自己的“心外天地”——朋友圈、公众号、“开心果柳德斌”视频号,简单分享新技术、新病例和新思考,不但学术味满满,也饱含温情。
曾经,海南在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救治方面存在短板,疑难危重的冠状动脉搭桥手术也处于起步阶段,亟需提升诊疗技术,打造一个“顶得上”的心血管外科团队,保障疑难危重患者的救治。
海南省人民医院心脏外科主任、主任医师柳德斌看望患者。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洪旭 摄
2022年3月,柳德斌作为“好医生”被引进到海南省人民医院,并在这片热土上进一步发挥特长。在医院的支持下,柳德斌着手培养人才梯队,引进先进医疗设备,不断完善海南省心脏大血管外科的技术体系,弥补了海南在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重症冠心病、重症心脏瓣膜病等疾病救治方面的技术短板。几年来,填补了海南省心脏大血管外科新技术、新项目30余项空白。
“各项高新技术不需要外请专家,我们可以独立自主完成。”在心脏大血管外科耕耘25年,主刀6000余例手术的柳德斌看来,他虽然刚来海南3年,但攻克的难题却超过之前近10年的总量,这远远超出他的预期,也让他更加坚定了扎根海南的想法。
目前,柳德斌正积极建设一个集心外科手术、麻醉、体外循环和ICU于一体的技术团队。
“有了技术,有了设备,我们做手术更加从容了。”海南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外科副主任医师余成认为,柳德斌不仅带来了先进技术和理念,还为科室整体发展制定了规划和目标,把整个团队都带了起来。
柳德斌的办公室内放置了一张单人床,这是他为守护危重患者准备的,“我会定时去查看患者,及时处理异常情况,让患者平稳度过危险期。”在同事眼中,他总是“很卷”。在一场持续10个小时的高难度手术后,他还在患者病床前忙碌,凌晨2点查房无异常才敢睡觉,“越是危重的患者,术后越是要‘守’。”
中坚力量 让好技术下沉基层惠及百姓
说话清脆、干练的曾越灿,已扎根海南4年多。
2020年12月底,因看好海南自贸港发展前景,刚40岁出头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肿瘤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曾越灿从辽宁沈阳南下,决定干一番事业。
“医院领导对发展规划、目标非常明晰。”曾越灿至今记得,当时,海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海医二院)正在洽谈引进一台被称为“放疗超人”的高场强MR引导直线加速器。对于放疗学科发展来说,这台设备堪称“顶配”——是省内首台、全国第六台。
刚来海南时,曾越灿同样也发现不少问题。“医护人员的服务意识不够,常常处在被动服务状态。”担任海医二院肿瘤中心主任后,曾越灿从患者的角度出发,提高医护人员放疗化疗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后来还推出日间化疗中心,减轻患者化疗费用负担,缩短治疗所需时间。
2023年7月,曾越灿升任海医二院副院长,从学科带头人到医院管理者,迎来更大的挑战。他大力推行精准放疗技术,在“放疗超人”的加持下,让越来越多的患者受益。目前每天单机治疗病人30至40人,这一数字位居全国前列。
在省级医院,“好医生”大展身手,保障了疑难危重患者救治。在市县级医院,“好医生”同样成为医院发展的中坚力量,助力好技术下沉基层惠及广大百姓。
1月12日,记者走进万宁市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宽敞的阅片室内,四排阅片电脑整齐摆放,屏幕上的黑白影像清晰可见。
万宁市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主任仝开军在指导科室同事给患者检查。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洪旭 摄
“为患者选择最优化的检查项目,要尽量‘一锤定音’。”仝开军和同事们坐在一起,对着电脑上的黑白影像“抽丝剥茧”,这些影像是临床医生最重要的诊断依据。
过去,这个阅片室空间狭小,设备也相对落后。而仝开军的到来,引入了前沿的技术和理念。仝开军原是安徽省马鞍山市人民医院医技教研室主任,2019年被引进到海南万宁市人民医院,担任医学影像科主任、学科带头人,在医院支持下,借助以旧换新项目,更新了一批疾病检查设备和阅片设备。
“我们帮扶万宁市中医院、兴隆红十字医院、和乐镇卫生院、龙滚镇华侨医院等建设影像科,打造万宁市医共体影像共享中心,不仅实现了影像检查结果互认,更在同质化管理、跨院区阅片等方面进行共享合作。”仝开军说,这让百姓就医更加便利。
近年来,全国各地不少“好医生”,投身自贸港建设。其中,海口市人民医院引进了多名高水平医疗人才,助力医院制定学科发展规划、引进前沿医疗技术,进一步提升医院医疗综合实力。
双向奔赴 医疗人才结构更完整和多元
选择海南,扎根海南,这是引进人才与海南的一场双向奔赴。
三亚市中医院国内名医工作站的于辉瑶,退休前是陕西省中医医院副院长,在中医内科消化、呼吸、心血管、内分泌、代谢疾病等方面有着丰富的临床诊治经验。在他位于三亚市中医院的诊室里,挂着多面锦旗,这些锦旗来自全国各地。
送锦旗的患者中,有一位来自河北廊坊,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经常胃痛、胃胀、打嗝、反酸、烧心,经常是一到晚上就折腾得睡不成觉。
去年冬天,该患者在三亚康养过冬,到三亚市中医院找于辉瑶看诊,于辉瑶为其开具胃脾1号方,吃了两个月,胃病渐渐好转。患者回到河北后将锦旗寄到了医院。
于辉瑶与海南的缘分,始于2003年3月在三亚举行的一次全国性学术会议。阳光、沙滩和四季盛开的鲜花深深吸引了他。后来,他6次来海南参加学术会议。
2018年退休后,于辉瑶常常到海南过冬,居住在三亚海棠湾。周边邻居和朋友知道他是老中医,有时也让他“把把脉”。
当时,三亚市海棠湾卫健部门得知这一消息后,主动邀请他到社区医院坐诊,为群众看病,同时也技术帮扶社区医生。于辉瑶欣然同意。随后,在海棠区林旺南等3个社区医院,常常能看到他坐诊的身影。
2022年11月,于辉瑶受聘到三亚市中医院国内名医工作站坐诊。他把陕西长安学术流派和海南特色医药优势结合,针对消化系统疾病、神志病、恶性肿瘤等疑难疾病拟定了20个中药协定方。同时对规培生进行“传帮带”,倾力传授中医药文化知识。2023年,他获评海南省卫生健康“银发精英”人才。
三亚市中医院副院长袁爱林说,于辉瑶在科、教、研方面给了医院很大帮助,明显提升了脾胃病专科诊疗能力。此外,还助力研发中医药大健康产品,同时结合海南黎医黎药特色,为病人展开治疗。
自2016年起,海南深入实施“人才强卫”战略,聚焦紧缺学科和薄弱环节,通过“好院长”“好医生”等引才项目,引进北京、湖南、湖北、安徽、广东等地的医疗人才来海南发展,使海南省卫生健康人才队伍结构更加完整和多元。截至2024年底,海南共引进“好院长”8名、“好医生”227名、“银发精英”9名、“千人专项”重点专科人才13名。
“这些引才项目取得显著成效,受到用人单位好评,也给患者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海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人事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引才项目也带动了海南各级医院学科发展,填补了一批医疗技术空白,有力提升了海南省医院管理水平。
下一步,海南将围绕4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和50个省级临床医疗中心建设,以产业和平台吸引“高精尖缺”人才,推动引才与产业、项目、资本深度对接与融合,重点引进麻醉、急诊、精神、儿科、妇科等学科人才,大力推进“儿科和精神卫生服务年”行动,推进精神专科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同时,持续优化卫生健康人才队伍结构,完善人才评价激励机制,深入实施重点人才引进培养项目。(海南日报海口1月20日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