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能不能对出海好一点?

热点新闻 3
声明:本文来自于微信公众号 白鲸出海,作者:智婷,授权站长之家转载发布。2024年全球“黑天鹅”事件频发,给中国出海企业带来许多意料之外的挑战。那么2025年会不会对我们好一点?很遗憾,可能不会。据不完全统计,在刚刚过去的这一年,全球共有78个国家和地区举行了83场全民性选举,其中就包括全球瞩目的美国大选。结果不出所料,保护主义、反全球化浪潮在多个国家的选举中有所体现,尤其特朗普“二进宫”,更被美国知名智库欧亚集团(Eurasia Group)列为2025年最大的风险之一,有机会深刻影响未来全球

声明:本文来自于微信公众号 白鲸出海,作者:智婷,授权站长之家转载发布。

2024年全球“黑天鹅”事件频发,给中国出海企业带来许多意料之外的挑战。那么2025年会不会对我们好一点?很遗憾,可能不会。

据不完全统计,在刚刚过去的这一年,全球共有78个国家和地区举行了83场全民性选举,其中就包括全球瞩目的美国大选。结果不出所料,保护主义、反全球化浪潮在多个国家的选举中有所体现,尤其特朗普“二进宫”,更被美国知名智库欧亚集团(Eurasia Group)列为2025年最大的风险之一,有机会深刻影响未来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和营商环境。

2025,能不能对出海好一点?

2025年,中国企业出海,也将不得不应对由此带来的巨大不确定性。

在特朗普正式上任之际,白鲸出海整理了过去两年影响中国企业出海的、热门区域市场的相关政策变化,供出海行业小伙伴们参考。本文可能无法涵盖所有出海目的地的所有变化,欢迎了解相关信息的朋友在评论区留言补充。

出海大盘仍在欧美,

但增长还是新兴市场更猛

根据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2024年,我国累计出口商品贸易总额约3.58万亿美元,同比增长5.9%。[1]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

分区域来看,东盟、美国、欧盟仍是我国 TOP3商品出口贸易市场,2024年三大市场出口贸易额累计约占我国同期出口贸易总额的45.5%。

其中,东盟是我国最大的进出口贸易伙伴,且增速迅猛。2024年,我国出口东盟国家商品贸易累计金额约5865.2亿美元,同比增长12%。

美国仍是我国第一大商品出口贸易目的国,统计期间出口贸易额为5246.6亿美元,约占出口贸易总额的14.7%。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

商品出口贸易增长率来看,近两年出海热门目的地——拉丁美洲和东盟,今年仍维持了高速增长,而去年的增长黑马俄罗斯,今年增速大幅放缓。

其中,增长幅度最大的国家是巴西,增速达22%;越南紧随其后,增速为17.7%;此外,东盟国家中,印尼、马来西亚、泰国也都实现了两位数增长。

降幅最大的是荷兰,下降9%,其次是南非,降幅7.8%,此外,日韩澳大利亚的商品出口贸易额也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远交”、“近邻”都不牢靠,没有永远的朋友

据国投证券信息,仅2023年一年,全世界增加的产业政策,就从1月份的100左右,增加至1600-1700左右,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暗潮涌动。而在美国大选尘埃落定之后、特朗普走马上任之前,又有多国相继宣布或实施了对中国进口商品的关税调整政策、或贸易限制措施。

整体来看,欧美等发达国家市场对中国的出口限制,主要集中在通信、半导体、新能源(包括电动车)等科技及先进制造相关领域;而来自发展中国家市场的限制则主要集中在基建相关、及廉价消费品领域。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全球各区域市场对于跨境电商行业的监管普遍趋严,对中国出海品牌和跨境卖家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

美国

特朗普宣布要“拯救”TikTok | 来源:Trump 的 X 账号

It's always about America.

虽然在近几天 TikTok 美国一波十八折的封禁风波中,特朗普似乎是以一个“拯救者”的姿态出现,但要知道,也正是特朗普本人在上一任期扣动了 TikTok “不卖就禁”的扳机。

也同样是特朗普,在2018年签署总统备忘录,指示美国贸易代表根据“301条款”对中国启动调查,拉开了本轮中美贸易摩擦的序幕。包括近期全球多个国家相继出台新的贸易政策,也在某种程度上,被认为是对美国新任政府的回应。

2024年12月11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发布声明称,经过拜登政府为期四年的审查,美国将从2025年年初开始,提高对自中国进口的太阳能硅片、多晶硅和部分钨产品的进口关税。硅片和多晶硅的关税税率将提高到50%,部分钨产品的关税税率将提高到25%。[2][3]

硅片和多晶硅是光伏产业链的核心原材料,钨是高端制造和军工领域的重要材料,中国光伏、高端制造、军工等相关行业企业可能面临出口市场受阻、市场份额被挤压的情况。

2024年9月13日,拜登政府正式宣布对中国产品大幅上调进口关税,同日发布了简报称,表明拜登政府将采取行动来解决中国跨境电商平台为代表的企业对“最低限度豁免”免税进口政策滥用的问题,并表示争取在年底前通过全面的改革立法。(即“913新政”)

最低限度豁免”制度就是跨境电商卖家们常说的“小包免税”——800美金豁免条例,在此政策下,金额低于800美金的小包裹,可以无需缴纳关税和其他税费,且不经海关检查地进入美国市场。而一旦取消“小额包裹免税”优惠的政策落地,亚马逊、SHEIN、TEMU、阿里速卖通等平台上的跨境卖家将受到直接冲击。

特朗普还曾表示,将在上任后对中国进口商品额外征收10% 的关税,作为其贸易政策议程的一部分。对此,经济学界和主流媒体认为,特朗普大体上会兑现竞选期间的承诺,至于具体能兑现到什么程度,我们将密切关注特朗普上任后的政策动向。

欧盟

欧盟和美国在对华态度上保持一定的统一,近年来,欧盟与美国通过定期跨大西洋合作框架,如欧盟-美国贸易和技术委员会,加强了在中国问题上的协调。

具体而言,为增强自身供应链韧性、减少对中国的依赖,欧盟在对华政策上采取了一系列“防御性经济措施”,例如外国直接投资审查机制、5G“工具箱”和“反胁迫工具”等,以保护欧盟国家关键行业和基础设施“免受外部威胁”。

2023年9月,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发起反补贴调查,理由是“担心大量国家补贴帮助这些中国公司削弱欧洲的竞争对手”。到2024年6月,欧盟委员会宣布对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征收额外关税,自2024年7月4日起生效,税率最高可达38.1%,具体关税包括比亚迪17.4%、吉利19.9% 和上汽37.6%。

2024年8月,欧盟对中国进口生物柴油征收12.8% 至36.4% 的反倾销关税,致使中国对欧盟的生物柴油出口大幅下降;9月,欧盟对从中国进口的低成本硬木胶合板展开反倾销调查,具体措施预计将在调查结束后公布。

此外,欧盟为应对贸易胁迫行为并确保采购的互惠性而制定的政策工具 Anti-Coercion Instrument(反胁迫机制)和 International Procurement Instrument(国际采购机制)已经正式生效。此两项虽不是明确针对中国而实施的,但显然已经为可能出现的贸易摩擦做好了政策准备。

除了欧盟整体政策之外,部分欧洲国家如法国、德国等,也根据各自国家的利益,重点对关键基础设施和战略性产业,实施了有针对性的限制措施。

例如,法国以担忧国家安全为由,限制中国企业参与关键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核能和可再生能源项目;德国限制中国参与5G 基础设施、电动汽车电池和其他关键行业项目,虽然没有直接提高关税,但针对进口和投资实施了间接限制。

东盟

东盟国家在地理上是中国的“近邻”,也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节点,越南、泰国、马来西亚等国也是近年来中国企业“出海”的热门目的地。

但随着美国贸易政策包括美中贸易关系的变化,部分东盟国家可能会因供应链和贸易流向转移而受益,但也有部分国家可能因美国态度的变化,而调整与中国的贸易关系,值得我们密切关注。具体来看:

1. 越南

越南近年与中国之间的经贸合作日益密切,双方整体上都在努力促进两国双边贸易和市场准入。

例如,在2024年8月越南领导人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期间,越南和中国签署了允许越南农产品(包括新鲜椰子、冷冻榴莲和养殖鳄鱼)出口到中国市场的协议。

需要注意的是,越南政府近年正在逐步加强对跨境电商行业的监管,以保护本土制造商的利益。例如,始于2021年、并于2022年正式生效的第85号法令规定,所有在越南开展电子商务服务的外国平台必须在工贸部注册,并在越南设立代表处或授权代表。依据该法令,2024年12月,越南暂停了 Temu 和 SHEIN 在越南的业务,原因是该公司未能在11月底前完成注册。

此外,2024年11月29日,越南议会还通过税法修正案,提出取消低成本进口商品的免税政策(即小额包裹免税政策),并将于2025年7月1日实施新增值税方案(税率从8% 提高至10%)。且自2025年起,跨境电商平台必须为卖家代扣代缴税款,并报告所扣税额。[4]

2. 印度尼西亚

2024年6月,印尼宣布计划对多种进口商品(包括鞋类、服装、纺织品、化妆品和陶瓷)征收100% 至200% 的保障性关税。这些措施旨在保护本地的微型、小型和中型企业(MSME)免受来自中国、越南和孟加拉国的进口商品冲击。[5]

2024年7月,印尼出台政策以减少中国在镍矿开采和加工项目中的持股比例。这一战略旨在配合国际社会减少中国在电动车供应链中的影响,同时使印尼产业符合美国税收激励的资格。

3. 泰国

2024年7月起,泰国针对农业、消费品和工业产品实施了更严格的法规和检查措施,截至2024年12月,这些措施已使“低质量中国商品”进口量减少了20%。此外,泰国还对价格低于1500泰铢(约合人民币317元)的商品征收7% 的增值税(VAT),以抑制廉价商品的进口。[6]

12月10日,泰国财政部宣布,对中国进口商品由原来随机抽检,变为实施100% 全部检查,包括进口文件和价格信息。

拉丁美洲

拉丁美洲拥有庞大的人口基数,2024年人口总量已超过6.7亿,尤其是年轻人口占比较高,社交媒体非常普及,且巴西、墨西哥等国人均 GDP 超过1万美元,拥有广阔的市场空间。这也是过去几年 SHEIN、TEMU、快手等中国企业非常重视拉美市场的原因。

1. 巴西

2024年10月,巴西对钢铁、光纤电缆等中国产品征收反倾销关税,以“打击倾销行为”,保护巴西本地产业免受低价中国商品涌入的影响。此外,为应对中国电动汽车的涌入,巴西在2024年将电动汽车进口关税从10% 提高到18%,并计划到2026年进一步提高到35%。[8]

2. 墨西哥

自2017年美中贸易摩擦爆发以来,美国对中国进口的依赖下降,而对墨西哥的进口量激增。基于美墨加协议(USMCA)和 INMEX 计划,墨西哥成为许多跨境商品的转口贸易国。

然而,2024年12月19日,墨西哥总统 Claudia Sheinbaum 签署了一项法案,宣布立即对包括中国在内国家的服装进口提高关税,最高达35%。同时,INMEX 计划的适用范围也被大幅缩减,这对依赖该渠道避税的跨境电商企业构成挑战。

此外,政府还将对 B2C 电商进口实施更严格的报告要求和税务监管。据墨西哥国家税务总局的最新公告,自2025年1月1日起,所有通过电商平台销售商品的外国企业(即包括亚马逊、SHEIN、TEMU 等在内电商平台上的所有跨境卖家)将被征收16% 的增值税(VAT)。

中东

中东是过去两年中国企业出海的又一个热门目标区域市场。中国在中东区域影响力的提升,为企业出海中东创造了友好的氛围。但巴以冲突对中东多国经济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供应链和运输成本的上升,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地区与中国的贸易合作。

1. 沙特阿拉伯

2024年12月3日,沙特外贸总局(GAFT)宣布对原产于或出口自中国的进口磺化萘甲醛 (SNF) (一种混凝土改进剂)征收18.12% 至34% 的最终反倾销税,持续五年。

紧接着12月16日,沙特外贸总局再发公告,宣布对原产于或进口自中国的聚氯乙烯(PVC)涂层纺织品或织物产品,按照到岸价征收为期五年的反倾销税,加征税率为25.56~51%,且不低于2.06~3.0沙特里亚尔/千克。[7]

PVC 和磺化萘甲醛是我国出口到沙特的重要工业原料,广泛用于建筑、电子和混凝土改性剂等领域。沙特对这类商品加税,直接打击了我国在这些行业的出口竞争力。

2. 土耳其

2024年6月,土耳其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乘用车(包括电动汽车)加征40% 的附加关税,自2024年7月7日生效,每辆车至少征收7000美元。这一措施旨在保护国内汽车制造商,同时减少土耳其的经常账户赤字。

2024年10月,土耳其对部分从中国进口的钢铁产品征收反倾销税,税率从6.10% 至43.31% 不等。这一决定旨在回应本地生产商的投诉,防止不公平竞争,保护国内钢铁产业免受中国低价进口的冲击。

此外,土耳其政府将海外电商购物的免税额度从原来的150欧元大幅下调至30欧元,与此同时,对于通过邮政或快递方式进入土耳其的跨境小包裹,税率从原来的30% 上调至60%,新规已于2024年8月20日正式生效。

俄罗斯

2025,能不能对出海好一点?

2023年,在全球地缘政治冲突频发、世界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中国与俄罗斯双边贸易额同比大幅增长。其中,中国对俄罗斯的出口额达到1109.7亿美元,同比增长46.9%。但进入2024年,中俄双边贸易增长势头显著放缓。

2024年,两国贸易额1.74万亿元人民币(2448亿美元),较2023年增长2.9%,其中,中国对俄罗斯的出口增长4.1%,与2023年53.9% 的增幅相比显著放缓。[8]

这一变化可能受到2024年俄罗斯通胀率高企、消费者购买力下降、同时国际支付困难的影响。另一方面,中俄之间贸易合作也并非一帆风顺。

自2023年10月1日起,俄罗斯修改了平行进口车规定,奇瑞、长安、星途、吉利、坦克、凯翼、东风、岚图等十余个中国汽车品牌不再适用平行进口模式,使得进口流程变得繁琐复杂。

2024年秋季,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海关办公室将包含圆形或旋转元件的家具五金(包括滑轨等基本部件),重新归类为“轴承”,导致家具五金零部件的关税从0% 大幅增加至55.65%,并且该关税政策可以追溯至2021年以前的进口贸易,给进口商和制造商带来了重大的财务挑战,而大约90% 的中国家具五金通过该办公室进口。[9]

写在最后

种种迹象表明,在全球各国保护主义的“夹击”之下,部分海外消费市场进口中国商品的成本将被迫提升,“价廉”很难再成为中国商品赢得市场的唯一倚仗。

但出海人是作者见过的最乐观、且变通的一群人,大家一方面相信“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我们总能在夹缝中找到生长空间;另一方面,即使失去了价格优势,我们也实实在在地拥有成本优势,外部的围追堵截或许反而能倒逼 Made in China 向品牌化转型,这或许也是出海企业真正的出路。

打赏
版权声明 本文地址:https://sdlongpai.cn/post/64179.html
1.文章若无特殊说明,均属本站原创,若转载文章请于作者联系。
2.本站除部分作品系原创外,其余均来自网络或其它渠道,本站保留其原作者的著作权!如有侵权,请与站长联系!
广告二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