儋州开启“非遗民俗过大年”体验之旅 文化与欢乐共绽新春

文学娱乐 3
点击查看更多视频   南海网2月3日消息(记者 梁振文 文/图)2月2日,儋州市民及岛内外游客走进海南石花水洞地质公园,开启“非遗民俗过大年”非遗体验之旅,以“非遗+旅游”的形式,逛黎乡集市、赏黎锦、品黎乡美食,体验扎染、漆扇等非遗项目,制作矿石创意画,探寻溶洞奥秘,感受浓浓的年味和传统文化的魅力。   市民游客参加非遗文旅活动   当天上午,踏入景区,色彩绚丽的黎锦率先映入眼帘,极具民族风情,市民游客们纷纷驻足,

点击查看更多视频

  南海网2月3日消息(记者 梁振文 文/图)2月2日,儋州市民及岛内外游客走进海南石花水洞地质公园,开启“非遗民俗过大年”非遗体验之旅,以“非遗+旅游”的形式,逛黎乡集市、赏黎锦、品黎乡美食,体验扎染、漆扇等非遗项目,制作矿石创意画,探寻溶洞奥秘,感受浓浓的年味和传统文化的魅力。

  市民游客参加非遗文旅活动

儋州开启“非遗民俗过大年”体验之旅 文化与欢乐共绽新春

  当天上午,踏入景区,色彩绚丽的黎锦率先映入眼帘,极具民族风情,市民游客们纷纷驻足,欣赏精美绝伦的传统织物。

  在非遗体验区,扎染、漆扇等非遗项目备受游客青睐。扎染区域,工作人员耐心讲解制作流程,市民游客们亲手折叠、捆扎、染色,制作出独特的艺术作品,感受传统染色技艺的神奇。漆扇制作区同样热闹,精美的漆扇上花鸟鱼虫、山水风景栩栩如生,游客们在工作人员指导下,在扇面上精心绘制图案,为自己打造专属的漆扇。

  市民游客在景区参加活动

  此次活动还有矿石创意画制作,为市民游客带来别样体验。矿石资源成了创作原料,在工作人员引导下,市民游客们发挥想象力,将形状、颜色各异的矿石巧妙拼接,创作出一幅幅风格迥异的画作。有的以山水为主题,有的展现动物形态,还有的融入新年元素,每一幅都饱含着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研学中,市民游客们还走进神秘的石花水洞,探索自然奥秘。洞内钟乳石奇观令人目不暇接,石花、石笋、石柱形态万千,在灯光映照下如梦如幻。市民游客们沿着步道前行,听导游讲述溶洞的形成与地质变迁,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不时发出阵阵惊叹。

  市民游客在景区参加活动

  景区有关负责人介绍,即日起至2月7日,景区还将开展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包含邀请调声队表演,调声嘹亮迎新春;设置新年大乐透活动区,有爱“乒”才会赢、黎乡送“福”、“洞”添“福”地等游戏互动;设置非遗宝藏市集,设立黎乡集市、非遗手作、特色小吃等市集区,邀请市民游客来石花水洞,寻黎乡年味。

  2024年12月,“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今年春节作为首个“非遗版”春节,儋州围绕非遗推出了市集、展览、体验等形式多样的主题文化活动,带领广大市民游客解锁非遗春节新体验。

儋州开启“非遗民俗过大年”体验之旅 文化与欢乐共绽新春

  近年来,儋州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理念,以“非遗+文旅”为切入点,推动新春游与非遗深度融合,不断提升非遗的普及度、参与度,创新“非遗+研学”“非遗+节庆”“非遗+文创”等旅游新业态,展现了新春旅游与非遗双向赋能激发的新动力,让年味儿更浓。

  儋州市旅文局有关负责人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厚重的文化记忆,儋州非遗资源富集,底蕴深厚,今年春节假期,儋州还策划推出调声表演、非遗画扇、蜡染点花、非遗民俗表演、白马井正月十六拜大年等非遗活动,让市民游客愉悦度假,畅享春节,让“非遗文旅”涌动中国年。

打赏
版权声明 本文地址:https://sdlongpai.cn/post/67627.html
1.文章若无特殊说明,均属本站原创,若转载文章请于作者联系。
2.本站除部分作品系原创外,其余均来自网络或其它渠道,本站保留其原作者的著作权!如有侵权,请与站长联系!
广告二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