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入局,重估阿里

文学娱乐 3
声明:本文来自于微信公众号 全天候科技,作者:刘宝丹,授权站长之家转载发布。两天前,久未露面的马云现身阿里园区,看起来轻松自如。两天后,阿里和苹果联手的重磅消息就传了出来,苹果的AI手机,最终选择了阿里的通义千问。2月11日,华尔街见闻获悉,苹果已经选择阿里巴巴作为合作商,为中国版的iPhone开发人工智能功能。这是一个极具风向标意义的信号,苹果对供应商要求非常严格,这次在国内众多AI模型中选择阿里巴巴,核心原因是看中其模型和应用部署能力,通过这次合作,阿里巴巴也将在智能手机市场占据一定地位。2

声明:本文来自于微信公众号 全天候科技,作者:刘宝丹,授权站长之家转载发布。

两天前,久未露面的马云现身阿里园区,看起来轻松自如。两天后,阿里和苹果联手的重磅消息就传了出来,苹果的AI手机,最终选择了阿里的通义千问。

2月11日,华尔街见闻获悉,苹果已经选择阿里巴巴作为合作商,为中国版的iPhone开发人工智能功能。

这是一个极具风向标意义的信号,苹果对供应商要求非常严格,这次在国内众多AI模型中选择阿里巴巴,核心原因是看中其模型和应用部署能力,通过这次合作,阿里巴巴也将在智能手机市场占据一定地位。

2月12日,资本市场再次被这一消息点燃,当日阿里港股最终收涨8.48%,市值也来到2.2万亿港币上方。今年以来,阿里巴巴港股已经累计涨幅超38%。

过去十几年外界对于阿里巴巴的关注都在于它的电商业务。这场合作让市场看到阿里AI的价值。

事实上,阿里在AI方面的能力一直被低估了。前年,拼多多市值超过阿里时,马云空降内网,鼓励大家,并提到了阿里AI;三个月前,蚂蚁20周年,马云也现身大谈AI带来的机遇,引发关注。

当苹果将橄榄枝抛向阿里,带来了阿里估值逻辑的深层裂变:从电商巨头到AI基建核心玩家,叠加年初以来DeepSeek爆火,中国AI资产也迎来重估,阿里作为全面All in AI的科技大厂,资本市场正在用真金白银重新定义阿里的“想象力”。

1

拐点

2025年被视为AI大模型商业应用元年,阿里巴巴开年就甩出一个王炸级合作,将成为苹果在中国的合作商,为其开发AI功能。

苹果AI会深度集成阿里通义大模型的多项功能,以重构照片搜索、文本重写等能力,提升在摄影、文本处理等场景上的体验。

此外,用户也可以通过语音助手Siri调用大模型,以完成用户的指令。过去一年里,包括三星、小米等手机厂商都推出具备AI功能的智能手机,以优化用户体验。而苹果的AI功能在中国一直未能上线,影响到了苹果手机在中国市场的表现。

2025年第一季度,苹果在中国销售同比下降11.1%,收入降至185.1亿美元。苹果CEO蒂姆·库克也将市场份额下降的部分原因,这受到AI功能未在中国上线。

华尔街见闻获悉,苹果自2023年起就开始在国内寻找AI合作伙伴,近段时间还测试了DeepSeek模型,去年底,苹果还在跟百度、腾讯、字节等厂商洽谈。如今看来,苹果最终还是选择了阿里巴巴AI。

阿里巴巴的数据、模型能力,是它最终脱颖而出的关键因素。

知情人士称,阿里巴巴作为电子商务巨头,拥有更多的消费者数据,提供的AI能够根据个人数据更好地理解中国用户请求,让苹果最终选定了它。

作为最早布局大模型的科技公司之一,2023年4月,阿里巴巴发布了首个大语言模型通义千问,并持续开源。1月29日,阿里巴巴超大规模的MoE模型Qwen2.5-Max正式上线,在多个权威基准测试中,该模型展现出与DeepSeek V3、GPT-4等比肩,甚至领先的性能。

通义千问Qwen大模型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开源模型族群。近日,李飞飞等全球顶尖AI研究人员基于阿里巴巴开源模型为底座,打造出了性能比肩OpenAI的O1和DeepSeek的R1等模型的s1-32B模型,成本不到50美元。

苹果还看中了阿里巴巴的数据能力。苹果的目标是找到一家能够根据个人数据理解中国用户请求的合作伙伴,而阿里巴巴作为电商巨头,拥有庞大的用户购物和支付数据,这是百度等其他模型厂商难以匹敌的优势。

大模型能力之外,阿里巴巴在落地部署、算力等AI基建方面也极具优势。

据了解,苹果最终放弃了Deepseek的模型,主要是因为Deepseek团队在支持像苹果这样的大客户方面缺乏必要的人力和经验,肉眼可见的是,正处于爆发期的Deepseek本身算力有些捉襟见肘,时常弹出“服务器繁忙”的提示。

此外,Qwen2.5Max在数学、编程领域的全球榜单中击败Claude-3.5-Sonnet等国际选手,且在苹果最看重的“工程化能力”上展现优势——模型性能与部署成本的平衡,恰是苹果这类消费电子巨头商业化落地的命门。

与苹果合作,不仅可能带来直接的模型授权收入,更将推动阿里巴巴云在开发者生态中的渗透,阿里巴巴云的价值将会随之持续提升;而对苹果来说,能否扭转国内销量的颓势,阿里巴巴AI也是重要突破口。根据Canalys数据,苹果2024年在中国的出货量为4290万部,同比下降17%,居行业第三。

AI大模型已经从百模大战逐渐走向应用战场,随着和苹果的深度牵手,阿里巴巴也将刷新AI心智,这个昔日的电商巨头正在把自己打造成真正的科技企业。

2

未来

苹果入局,重估阿里

从电商巨头到AI基建核心玩家,资本市场正在用真金白银重新定义阿里巴巴的想象力。

阿里估值重构的核心,在于其AI技术首次在全球顶级科技巨头的合作中站上“甲方”席位。苹果放弃百度、DeepSeek等备选,选择阿里的通义千问Qwen系列模型,本质是对阿里技术实力的硬核认证。

这种技术溢价直接反映在资本市场:中信证券已将阿里目标股价上调至135美元/ADR,其逻辑正是AI能力从“成本中心”向“利润引擎”的质变。

更深层的估值逻辑,在于阿里AI技术对其核心业务的“杠杆效应”。过去,市场对阿里的估值长期锚定在电商GMV与云服务收入,但此次合作揭示了一个新叙事——AI技术正在成为打通C端与B端的超级连接器。

可以看到,进入2025年,市场对阿里巴巴的态度出现明显转变。1月中旬它还创下近期新低,然而自1月14日起,其股价开始逐步拉升,一个月内累计涨幅超45%。

作为All In AI的科技巨头之一,阿里巴巴用两年多时间让资本真正对它的AI价值进行重新审视。

2023年9月,蔡崇信和吴泳铭分别出任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和CEO,在完成管理职务的第二次制度化交接棒之后,阿里巴巴开始大刀阔斧布局AI。

阿里巴巴对AI的布局主要有三个层面,首先,阿里巴巴云提供算力服务,同时拥有大型通义千问,可以提供大模型服务。其次,作为国内最大的电商平台,阿里巴巴将AI视为提升竞争能力的关键驱动力,应用在自身的生态场景。最后,阿里巴巴还对包括月之暗面在内的AI初创进行广泛投资。

作为主战场,阿里巴巴云对AI的布局涵盖训练、推理、部署和应用整个生命周期。过去一年,阿里巴巴云以AI为中心,全面重构底层硬件、计算、存储等,并与AI场景融合,加速模型的开发和应用。

去年9月,阿里巴巴云CTO周靖人在云栖大会上表示,“为应对GPU算力的指数级增长需求,尤其是即将爆发的推理市场,阿里巴巴云已经准备好了。”

而DeepSeek无疑加速了AI应用的普及。高盛认为,DeepSeek大火基本上是推理效率巨大提升,中国企业有进一步全球扩张的潜力,其中,互联网巨头的云业务等将受益于来自AI应用率多年提高的持续公共云和AI计算需求。

民生证券计算机行业首席分析师吕伟指出,DeepSeek带来的平权效应缩小与海外模型的差距,高效的训练方法让算力门槛显著降低。而算力门槛的下降给予云厂商们以低门槛部署“杀手级”应用的机遇将不断扩大。

基于AI基建和模型的全面布局,叠加DeepSeek带来的利好,云服务商将成为2025年资本关注的重点,基于此,阿里巴巴AI也将进入重估阶段。

苹果入局,重估阿里

近日,摩根大通访谈了超100个阿里巴巴投资者后发现,市场对阿里巴巴的情绪日益乐观。该机构表示,许多对冲基金和单向做多基金投资者将人工智能视为阿里巴巴的潜在拐点,其中一些人表示有兴趣了解阿里巴巴云业务的估值以及来自大语言模型的上行空间。

摩根大通表示,要促进消极投资者转向积极立场,未来可能需要阿里巴巴给出明确的AI变现策略,以超预期的云业务盈利以及实现更具吸引力的估值。

阿里巴巴是对AI最乐观的科技巨头之一,吴泳铭去年曾说,生成式AI最大的想象力,绝不是在手机屏幕上做一两个新的超级app,而是接管数字世界,改变物理世界。

如今,阿里巴巴是时候去验证自己的判断了,这将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全球之战。

打赏
版权声明 本文地址:https://sdlongpai.cn/post/70658.html
1.文章若无特殊说明,均属本站原创,若转载文章请于作者联系。
2.本站除部分作品系原创外,其余均来自网络或其它渠道,本站保留其原作者的著作权!如有侵权,请与站长联系!
广告二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