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自贸港累计进口“零关税”货物215亿元 加力释放政策红利促“开门红”

热点新闻 3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曹马志   2月6日,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从海口海关获悉,海南坚持高水平开放,持续扩大自贸港政策效应,截至目前,全省累计进口“零关税”货物215亿元,已减免税款41亿元,全省享惠企业增至525家。   新年伊始,海南自贸港核心政策落地“新”意满满,加力扩围释放政策红利。2月1日起,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联合印发的《关于调整海南自由贸易港原辅料“零关税”政策的通知》正式实施。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曹马志

  2月6日,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从海口海关获悉,海南坚持高水平开放,持续扩大自贸港政策效应,截至目前,全省累计进口“零关税”货物215亿元,已减免税款41亿元,全省享惠企业增至525家。

  新年伊始,海南自贸港核心政策落地“新”意满满,加力扩围释放政策红利。2月1日起,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联合印发的《关于调整海南自由贸易港原辅料“零关税”政策的通知》正式实施。

  “此次政策调整扩大‘零关税’商品范围,将未烘焙咖啡、乙烯、机器零件等297项商品纳入‘零关税’原辅料政策清单。”海口海关相关负责人介绍,“零关税”政策是海南自贸港重要制度设计,政策实施以来,“零关税”清单持续扩容增效。其中,率先落地的原辅料“零关税”政策平稳运行已满四年,原辅料清单从187项商品增补至目前的653项商品。

  海口海关关税处处长冯云云介绍,原辅料“零关税”政策是海南自由贸易港早期收获核心税收政策之一,此次的政策调整,能让更多的企业享受政策红利,为海南自贸港建设注入新的动力。政策应用也从货物贸易到服务贸易,从加工制造到航空维修,从医药领域到航材进口,政策不断扩容、加码、升级。海关立足政策特色,探索构建以“四个一”为支撑的海南自由贸易港智慧监管模式,对“零关税”原辅料实施电子账册管理,实现智慧无感监管。

  海南自由贸易港自用生产设备、交通工具及游艇等多项“零关税”政策陆续出台实施,持续优化扩容,扩大政策享惠面。如,对自用生产设备“零关税”政策进行了优化调整,新增过山车等8项文体旅游产业所需的生产设备,并将政策适用主体扩大至事业单位。

海南自贸港累计进口“零关税”货物215亿元 加力释放政策红利促“开门红”

  作为“零关税”政策最新成员,海南自贸港药品、医疗器械“零关税”政策去年底首单落地后,吸引越来越多的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入驻企业关注。今年以来,不少企业积极对接海关等单位,结合企业发展实际需求推进进口高价值药械,加快享受政策红利,推动企业业务发展迈上新台阶。

  资料图:乐城先行区。园区供图

  海南博鳌超级医院相关负责人冯家龙表示,随着该政策落地,企业入驻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不仅可以进口国外已上市使用但国内还未上市的药械,还能享受“零关税”政策利好,真金白银的税收减免为企业加快发展再添新动能,也将促进自贸港重点园区产业集聚高效发展。

海南自贸港累计进口“零关税”货物215亿元 加力释放政策红利促“开门红”

  此外,海南自贸港加工增值内销免关税政策迎来享惠扩容提效“开门红”。1月22日,海南京润珍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首批进口珍珠加工产品顺利发往内地市场,标志着加工增值内销免关税政策红利首次惠及珍珠加工制造产业。海南京润珍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根据生产规模,企业一年预计进口海水珍珠3万粒左右,在加工增值内销免关税政策加持下,能够为企业节省节约关税成本约255万元。

  海口海关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将继续推进加工增值内销免关税、暂时进出境维修货物有关进口税收政策试点和“零关税”药品、医疗器械政策等系列政策持续扩容增效,为构建具有海南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注入澎湃新动能;发挥职能优势,帮扶企业建立完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推动白沙绿茶、儋州蜜柚等特色农产品加快出口,抓订单、优结构、拓市场,不断开辟传统产业提档升级新的发展空间;以海南特色产业需求为导向,不断推出更具针对性、更有含金量的惠企便利化措施,服务海南外贸高质量发展。

打赏
版权声明 本文地址:http://sdlongpai.cn/post/68573.html
1.文章若无特殊说明,均属本站原创,若转载文章请于作者联系。
2.本站除部分作品系原创外,其余均来自网络或其它渠道,本站保留其原作者的著作权!如有侵权,请与站长联系!
广告二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