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深观察 | 玩转琼式“研学+旅游”,海南如何创新发展?
南海网记者 丁文文 韩星
行走天涯,研学海南。非遗民俗、航天科普、东坡文化……如今正值寒假又临近春节,海南研学旅游市场“热”力十足。
今年的海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文化、体育、旅游、康养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旅游业开放合作。而今年海南将根据游客不同年龄层次的需求,推出更多专项旅游产品。其中,针对青少年推出亲子、研学游产品。
那么,“研学+旅游”在海南有多少种打开方式?又该如何创新发展,体现海南特色?
海南研学游的“N”种打开方式
研学,不是一场简单的旅行,而是一场“诗和远方”的沉淀。
在海南,打开研学游的方式有“N”种:非遗民俗之旅、环岛公路之旅、热带雨林之旅、东坡文化之旅、海洋探索之旅、自然百科之旅、特色美食之旅……
研学游学子在三亚蜈支洲岛潜水。三亚蜈支洲岛供图
“期待三亚蜈支洲岛研学游,带我开启神秘的海洋探索之旅。”这个春节,西藏游客央金计划带女儿诺宗体验蜈支洲岛研学游,“尤其对潜水很感兴趣,想潜入大海与鱼儿、珊瑚亲密接触。”
作为“省级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今年以来,蜈支洲岛围绕亲子家庭做了一系列的产品和服务升级,不仅全新打造了全岛的美食主题,还升级打造了岛屿萌宠乐园消费新场景。
“珊瑚有什么作用?”“珊瑚是动物还是植物?”“为什么要保护珊瑚?”值得一提的是,蜈支洲岛还针对研学市场推出海南首家面向全球客户的以珊瑚种植为亮点的全龄段“珊瑚保卫营”研学产品。针对研学旅行的独特性,不仅在课程中加入海岛动植物探究、海岛地形地貌探究和海岛求生等自然探索课程,还充分借助海洋牧场、珊瑚移植和水上运动项目等工作的持续开展,创新性打造海洋研学、海上运动研学和亲子项目体验课程。
研学游亲子家庭打卡三亚蜈支洲岛。三亚蜈支洲岛供图
“我们正加快升级酒店亲子主题房、亲子乐园等场景和产品,即将面向亲子客群逐步开放。”蜈支洲岛旅游区副总裁冯超介绍,蜈支洲岛将持续深耕研学教育,为青少年和亲子家庭量身定制更多有特色、有亮点的海洋研学旅游产品和路线,打造全国的知名研学品牌。
在文昌,每逢寒暑假,全国各地“追火箭”的青少年便会涌入文昌。航天科普教育和各类研学活动,让他们在文昌找到了心中的 “航天梦”。
北京研学游团队来到海南“村VA”比赛现场观赛。记者 李昊 摄
“球员竟然穿着人字拖在场上奔跑、扣球!这就是排球之乡的魅力!”去年7月,60余名北京研学游学生来到海南“村VA”比赛现场,加油助威。
“早就听说文昌的排球文化深厚,我们特意安排了‘村VA’观赛活动。文昌人民对排球热情远远超乎我的想象!”领队老师爱一楠说,“除了观赛,同学们还深入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和铜鼓岭景区,感受海南的多元文化魅力。”
研学旅游是行走在文化中的“课堂”。针对冬季研学,海南推出6条精品研学线路:探索航空航天奥秘,共赏火箭冲天奇景;乘风破浪,遇见海南;深蓝秘境,智启扬帆;探索南海西沙群岛,揭秘梦幻群岛;筑梦太空,科技逐梦;行走雨林间,寻访民俗情。让学子们在“游中学、学中游”。
海外华裔青少年回乡研学趋势上升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近年来,研学旅游颇受追捧,艾媒咨询数据显示,预计到2026年,市场规模将达到2422亿元。
在海南,“研学+”有哪些优势?
海南大学国际旅游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海南省研学旅游协会秘书长谢祥项认为,在海南,“研学+”最大的优势是“研学+旅游”。
在一直深耕海南研学旅游发展的他看来,海南拥有包括海岛、海水、海滩、海岸等海洋资源;还有以五指山、霸王岭为代表的热带雨林;以黎锦、竹竿舞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帆船、帆板为代表的水上运动等,可以开发出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系列研学课程,形成特色显著的研学旅游线路,吸引国内外青少年前来开展研学活动。
华裔青少年研学团队走进海口骑楼老街。记者 郑光平 摄
值得提及的是,近年来,参与回乡研学的海外华裔青少年人数呈上升趋势。
“很高兴来到父母出生的地方——海南。”来自德国的张铭妮和弟弟张博皓来到海南参加研学活动直言很开心,“为家乡海南点赞。”
华裔青少年研学团队走进海口骑楼老街观看琼剧表演。记者 郑光平 摄
去年7月,13个国家近300名华裔青少年走进海口、文昌开启研学之旅;去年12月,澳大利亚8名青年大学生来到海南研习交流,走进学校、园区、博物馆等。越来越多的华裔家庭重视子女对中华文化根源的追寻,而青少年们也对了解故乡风土人情、历史文化表现出了较高的热情。
海南省政协委员、海南省侨联副主席陈菲菲。记者 李昊 摄
对此,今年两会上,海南省政协委员、海南省侨联副主席陈菲菲建议,支持海外华裔青少年回琼研学。
她建议,相关政府部门及民间组织与海外华人社团、专业协会建立定期交流机制,加大对华裔青少年来琼研学、寻根夏令营活动的投入力度,通过定期举办、持续推广等方式,吸引更多青少年参与。
同时,在研学活动设计上,应该根据不同年龄段、不同文化背景的海外华裔青少年,设计分层、分类的课程或体验。比如,针对低龄儿童开发以趣味游戏、故事为载体的文化启蒙之旅;为青少年设计结合学术研究与实践体验的深度文化之旅,以此增进其对祖籍国的情感认同、文化理解以及促进中外文化交流。
海南如何创新发展“研学+旅游”
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研学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旅游模式,正逐渐成为促进消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培育新增长点繁荣文化和旅游消费的若干措施》的通知。通知明确提出创新发展研学旅游。前不久,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促进旅行社研学旅游业务健康发展的通知》,对研学旅游业务进行规范引导。那么,海南该如何创新发展“研学+旅游”?
海南省政协委员、海南省委外办主任戴贞。记者 李昊 摄
“海南自贸港发展研学旅游具有独特优势。”海南省政协委员、海南省委外办主任戴贞建议,充分挖掘海南“陆海空”高端产业发展优势,以及海岛文化、热带雨林、民族民俗等非物质文化和自然资源,有针对性开发设计多样化、个性化的研学项目。
同时,深化人文等领域交流,推动中美研学教育交流合作;鼓励本省旅游协会、企业等与境外机构开展合作,量身定制研学旅游产品;挖掘自贸港教育资源优势,推动独立办学和合作办学院校组织其境外本校学生团体来琼开展研学活动;不断拓展宣传和人文交流渠道,打造自贸港研学品牌。
谢祥项对于海南创新发展研学旅游提出了三点建议:政产学家要达成发展共识。政府主管部门、市场主体、中小学校及家长要对研学(旅游)达成认知共识,从素质教育角度发挥“旅游赋能教育”功能,将研学作为海南中小学生及青少年素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切入点;从旅游消费角度发挥“研学赋能旅游”作用,将研学旅游作为海南旅游业内涵式转型升级发展的新增长点,引导全社会认识研学旅游活动的积极意义,促进海南研学旅游高质量发展。
“海南研学旅游要立足品牌建设的高度。”他建议,全省聚焦“把海南打造成全世界孩子的研学天堂”的发展目标,建设“研学友好型旅游目的地”和“高质量研学旅游目的地”的品牌定位,加快形成全球性研学旅游市场体系,面向省内、国内和国际市场等三大板块发力。省内市场以中小学生为主、以大学生和幼儿园为辅,实现全龄段的全覆盖,让研学旅游和研学实践教育成为每个学生综合素养提升的必修课和行走世界各地的通用性IP。
他认为,海南研学旅游必须走高质量发展路径。通过标准化建设和示范性引领,全面加强研学旅游内涵质量建设,包括从研学资源、研学基地(空间)、研学课程(产品)、研学指导师、研学市场、研学服务、研学认证等方面入手,制定系列地方标准、团体标准、企业标准和品牌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