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 | 近九旬老人和他的“二次创业”路
玉米育种专家程相文扎根三亚南繁60年
近九旬老人和他的“二次创业”路
■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黄媛艳
1月22日凌晨5时许,天色尚未完全放亮,89岁的玉米育种专家程相文和往常一样早早便起了床。简单洗漱、稍作阅读后,他穿上白大褂,拿上笔和试验记录本,又走进屋门前的玉米地里。
程相文的“小屋”位于三亚崖州区南滨居,说是居室,实际上是搭在地头旁的集装箱板房,屋内两张木板床,一张桌子,一台电视,再没多余的家具;床头旁,玉米理论书籍摆放整齐。
程相文在地里查看玉米材料长势。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黄媛艳 摄
今年是程相文住在地里的第60个南繁季。南繁60载,程相文收获满满,他带领团队先后主持科研项目100多项、培育出39个优质玉米品种,其中,“浚单20”荣获2011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连续10年先后成为全国第二、第三大玉米种植品种。
“家里三代为农,我这辈子干的是玉米,看的是玉米,想的是玉米,希望祖国大地上播种的都是中国科学家育出的好种子。”眼下,正是玉米成长的关键期,程相文守着15亩试验田,一刻不敢懈怠。
7时30分,年轻的科研助理刚来上班,程相文已从地里巡视回来,他手中的试验记录本详细记录着900多份玉米材料的表型、苗情等情况。“不下地就没法熟悉材料,光看数据和报告是选不出玉米好材料的。”程相文说。
下地这件事,程相文一直让大家既敬佩又担忧。每年,程相文有半年坚持在地里育种,玉米的整个生长期他得亲自盯着;舀水排涝、授粉套袋、施肥杀虫等活都亲力亲为,甚至曾因挑粪失足跌落面临生命危险。
“成片玉米苗压折,我们知道程老又摔倒了。因为年龄大且地面湿滑,授粉的一个月里摔倒不下20次,但他从来不说,不喊疼不叫苦。”程相文的科研助理张志腾心疼地说,程相文穿得简单,吃得也简单,授粉季时常是顶着中午的烈日,不喊休息接连着干。
为啥这么拼?面对记者的疑惑,程相文眼泛泪花。
程相文1936年出生于河南郑州,1963年毕业后成为鹤壁市浚县农业局原种场的农业技术员。“当时适逢浚县遭遇洪水,受灾吃不饱饭的乡亲们紧紧握着我的手说,‘你是大学生,能不能让地里多打粮食!’”程相文哽咽地说,“没有好种子就没有好收成,我一定要培育出高产优质的玉米种子。”
1964年,程相文用棉被小心翼翼地裹着4份50多斤的玉米材料,独自一人从河南辗转半个月来到三亚南繁育种。次年,他带着育成的新材料返乡种植,玉米的亩产翻了三倍!
“首年南繁就成功,老乡们的笑脸一直记在我心里。”初战告捷坚定了程相文南繁育种的信心,此后每一个南繁季他都如独行侠般逐热南下。2000年后,程相文科研成果集中涌现,创造了一个又一个高产纪录:2005年、2007年两次创造同面积全国夏玉米高产纪录;2008年首创万亩核心区国内连片种植和全国夏玉米同面积最高产量两项纪录……
2010年,随着南繁育种条件的改善,程相文和团队转移了试验地,位于南滨居的鹤壁农科院南繁育种基地成为他们的新战场。6年后,他退休了,无偿将自己52年积累的科研材料全部分发出去,只为助力后辈培育良种。
“我要一直干到干不动为止。”退而不休的他在单位的支持下成立了程相文工作室,开始“二次创业”,收集新的种质资源,选配新的玉米材料组合,继续踏上育种的漫漫长路。
驻足在地里,看着眼前成行的玉米绿油油的,土壤表面水肥设施平整安放,程相文面露笑容。“这批玉米种得晚了,元宵节后才能授粉;今年两个新材料有望参加试验,向新品种育成又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花青素玉米是我们这季南繁关注的重点之一,生物育种等新技术一直在跟踪学习。”因常年高温暴晒,程相文皮肤黝黑、满脸皱纹,聊起玉米育种,他思路清晰,精神劲十足。
相知数十载,同样从事育种工作的刘波对老友总是无可奈何,“玉米种子就是老先生的生命。去年除夕吃的是盒饭,在地里10分钟吃完又继续干活,今年庆幸玉米苗还小,他终于可以安稳吃上一餐年夜饭了。”
程相文的屋侧,与成片玉米地相伴的,是他亲手植下的一棵柚子树。如今,金黄柚子挂满枝头,朵朵白花掩映其中,丰硕成果与新的希望在这片土地上迎风并存。
(海南日报三亚1月22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