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周刊 | 节后,警惕冰箱里的“健康杀手”!
■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侯赛
不知不觉间,欢乐的春节假期已然结束,可家中冰箱依旧满满当当地塞着各种美食。海口市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徐超特别提醒大家,冰箱可不是“保险箱”,里面很可能藏着威胁健康的“杀手”!
不少家庭都习惯把吃不完的年货一股脑儿放进冰箱,想着日后慢慢享用。很多人觉得冰箱就像食物的保险箱,只要把食物放进去就能保鲜,还能免受污染。但实际上,有不少微生物特别“耐寒”,在低温环境下也能生存。一旦温度条件合适,它们就会活跃起来,加速食物变质腐败,病菌也会趁机大肆传播。所以,徐超强调,用冰箱储藏剩余年货可得讲究科学之道,千万要留意那些藏在冰箱里的健康隐患。
李斯特菌即使在4℃的低温环境中,依然能够生长繁殖。这种病菌特别喜欢“潜伏”在乳制品、禽肉制品等冷藏食物里。一旦人体感染了李斯特菌,可能会患上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严重的话,还会引发脑膜炎、败血症等可怕的疾病。
耶尔森氏菌可存在于生的蔬菜、乳和乳制品、肉类、豆制品、沙拉、牡蛎、蛤和虾等中,感染后主要表现为胃肠道症状,如呕吐、腹痛、腹泻等。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心内膜炎、反应性关节炎、组织脓肿等疾病,甚至会引发败血症。
那么,到底该如何科学地使用冰箱冷藏食物呢?徐超给出了以下实用建议:
首先,一定要做到生熟分开存放。没经过烹饪加工的食材和已经做好的菜品,要严格分开保存。而且,食物摆放也有讲究,越是干净卫生、直接能吃的食物,越要放在冰箱靠上的位置。比如说,熟食就应该放在上层,而生的肉禽、蔬菜则放在下层。另外,所有食物最好都用单独的容器分类存放,像保鲜袋、保鲜膜、保鲜盒等都是不错的选择,这样能有效防止不同菜品之间相互“串味”和交叉感染。特别是一些开袋即食的食品,更要单独存放,避免和其他食物接触,防止被污染。
其次,冷冻优先原则要牢记。研究数据显示,在4℃的环境下,细菌的生长速度可比在零下20℃环境中快多了,尤其是肉类食物,在常温附近更容易成为细菌滋生的“温床”。所以,当我们要保存肉类食物时,优先考虑把它们放进冷冻室。
再次,做好食物标记也很关键。为了确保食物始终处于新鲜可食用的状态,我们可以在食品保鲜袋上贴上小标签,清楚地标注好食物冷冻或保鲜的时间。这样一来,就能避免不小心误食那些因为放置时间太久,已经滋生大量细菌、产生毒素的食物。一旦食物超过了合理的保存期限,最好果断倒掉,千万别舍不得吃。
如果打算把冰箱里的剩菜加热后再吃,充分加热这一步必不可少,而且一定要做到位。特别是一些肉菜,它们营养丰富,很适合细菌快速繁殖生长。要是加热不彻底,就会存在食物中毒的风险。所以,肉菜加热时必须煮沸,并且持续保持5分钟以上。要是剩饭放置的时间比较长,那加热时间建议延长到15分钟。
除此之外,食物在冰箱里存放的时间不宜过长。定期给冰箱来个“大扫除”也很重要,要始终保持冰箱内部干净整洁,这样才能减少细菌滋生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