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亿美元收购,马斯克是给OpenAI送财还是送灾?
声明:本文来自于微信公众号字母榜,作者:毕安娣,授权站长之家转载发布。
埃隆·马斯克(Elon Musk)终于直接对OpenAI出手了。
隔空对骂、连环诉讼都不过瘾,这一次,马斯克直接大手一挥,想要收购OpenAI。
准确来说,是收购OpenAI的非营利组织。
当地时间2月10日,据《华尔街日报》,马斯克牵头一个投资者财团,以974亿美元报价竞购人工智能公司OpenAI非营利组织的控股权。
这并非一个秘而不宣的消息,《华尔街日报》称,马斯克的律师已经发表声明,在当地时间周一时向OpenAI递交了竞标。
OpenAI的CEO、马斯克的死对头山姆·奥特曼(Sam Altman)也已经在X上回应:“不用了,谢谢。”
一切来得突然,细想又在情理之中,至少在马斯克的情理之中。其旗下人工智能公司xAI本来就要推出,马斯克扬言“达到或超越”OpenAI未发布的GPT-5,结果中国杀出一个DeepSeek,高表现和低成本眼瞅着在挑战AI行业“大力出奇迹”的主流叙事。
另一方面,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上任之后,马斯克作为美国总统身边的“当红炸子鸡”,却没能阻挡OpenAI的脚步。特朗普亲自和奥特曼、软银孙正义以及甲骨文拉里·埃里森宣布1000亿美元“星际之门”计划,布局AI基建。
也就是说,高投入的叙事之中,马斯克眼瞅着要落于奥特曼之下。而在高投入的叙事之外,另一股力量正在争夺行业注意力。
对于好斗的马斯克来说,不当第一浑身难受,敌人的成功就是自己的失败,哪里沉得住气?
只不过大家都没有想到,马斯克祭出的大招,居然会是直接收购OpenAI的非营利组织。OpenAI正在转型的关键时期,此前宣告2026年底前完成营利企业与非营利组织的剥离。更不要提就在当下,OpenAI还正在进行新一轮融资。
马斯克的举措,让OpenAI转型与融资的不确定性都增大了。此举既是一种进攻,也是一种防守,粗暴且油滑。智取OpenAI,马斯克这回能成吗?
A
马斯克来势汹汹。
这是一个由马斯克牵头的“投资财团”,目前已知多名成员:Valor Equity Partners、Baron Capital、Atreides Management、Vy Capital 和由 Palantir 联合创始人乔·朗斯代尔 (Joe Lonsdale)领导的风险投资公司8VC等。
他们是马斯克的老朋友。如风投公司Valor Equity Partners,自特斯拉初创时期就进行了投资。
此外,马斯克的xAI也支持该计划,如果交易成功可能与OpenAI合并。
力量是巨大的,出价是豪放的——欲以974亿美元收购控制OpenAI的非营利组织。而且马斯克的律师表示,投资财团愿意匹配或超过任何高于这一报价的竞标。翻译一下就是,咱出价还能更高,不服来战。
至于原因,马斯克的律师在声明中提到:“是时候让OpenAI重新成为一个开源、安全、以造福社会为目标的公司了。我们将确保实现这一点。”
还有一句话更有意思:“如果奥特曼和现任OpenAI董事会的成员坚持将OpenAI转变为完全的营利性公司,那么至关重要的是,非营利性部门应当得到公平的补偿,因为他们正在剥夺其对我们时代最具变革性技术的控制权。”
OpenAI正处在转型期。去年10月时,OpenAI完成66亿美元融资,估值达到1570亿美元,其中一个重要的承诺就是在2026年底前完成营利性重组。所谓营利性重组,就是要让OpenAI的商业实体脱离非营利组织董事会的掌控,这是OpenAI的老大难遗留问题。
现在的情况,相当于马斯克跳出来指点江山:我担心非营利组织被亏待,干脆我来吧!
奥特曼自然是很不爽,在X上直接回呛:“不用了,谢谢。但是你如果愿意的话,我们可以出97.4亿美元买推特。”
推特即X的前身,马斯克2022年以44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推特,并改名X(可能只有马斯克喜欢这个新名字)。众所周知,这家社交媒体在马斯克手里活得不怎么样,去年年底有投资机构称其估值缩水至94亿美元。奥特曼这轮回呛,阴阳怪气满分,杀伤力十足。
只不过奥特曼虽然嘴硬,八成也清楚这招凶险,麻烦已至。
B
如果认为马斯克真的是真情实感担心OpenAI非营利组织的福祉,那未免太过天真。
收购提议更像是一种手段,而非目的。而奥特曼的愤怒也情有可原,马斯克不管收购成与不成,都可以好好恶心奥特曼一把。
Telluride Legal Strategies创始人的罗森伯格(Rob Rosenberg)在接受彭博社采访时表示,很难确定马斯克的收购意向有多认真,以及这么做的动机是什么。即使没有成功,这也会让OpenAI转型的努力变得复杂。
甚至马斯克的律师也在声明当中提到,收购行为的动机之一,是在OpenAI转型期间向其施加外部压力:“这个价值不能由同桌的双方内部人士协商决定。毕竟,公众是 OpenAI Inc. 的受益者,内部人士之间的私下交易不符合公众利益。”
不难看出,这是马斯克针对OpenAI的法律战的延续。
从去年3月起,马斯克对OpenAI发起诉讼,其后又不断加码,丰富诉状,也增加被告。诉讼的核心正是OpenAI以非营利组织起家,却最终实际上成为一家商业公司,且有背靠巨头、垄断市场之嫌。
官司还在打,OpenAI和奥特曼也已经开始反击,包括但不限于放出内部资料,展示马斯克实际上曾有掌控OpenAI、将之纳入特斯拉的野心。今年1月,OpenAI的CFO还公开发声,批评马斯克为组织OpenAI成为一家营利性公司而打法律战,本质上是一种“竞争策略”。
马斯克并非OpenAI转型的唯一障碍,同样是竞争对手的Meta在去年12月致信加州总检察长,表示对转型计划的反对。
根据《华尔街日报》的报道,OpenAI的非营利组织分拆出去后,将拥有新营利性公司(下称新OpenAI)的股权。而对非营利性组织的估值,也成了OpenAI此次转型的一个最棘手的问题。
而马斯克的出价设定了一个很高的标准,这可能意味着他或者任何控制了非营利组织的人,最终将拥有新OpenAI的大量股权。如若如此,OpenAI绕了一圈又回到了老地方,无法分割开非营利组织和新OpenAI之间的牵制关系。
这也就是为什么外界会认为,马斯克此举将增加OpenAI转型的不确定性。
转型的不确定性增高,融资的不确定性也相应增高。据《华尔街日报》,OpenAI正在进行新一轮融资,融资金额高达400亿美元,估值可能被推高至3400亿美元。报道还称,此次融资牵头的是软银,其将注资150亿美元到250亿美元。
上轮融资时,OpenAI不得不做出转型承诺,如今转型的未来被马斯克横插一脚,奥特曼得好好想想怎么让投资者安心了。
如果说此前的法律战还是阻止OpenAI转型这件事本身,那马斯克的新大招,则是要堵住OpenAI的去路。
C
如果足够了解马斯克,那么在看到OpenAI“星际之门”的消息时,就该开始等待他的“报复”了。
那是一个诡异的时刻:特朗普刚刚上任,携手OpenAI的奥特曼、软银的孙正义、甲骨文的埃里森宣布1000亿美元“星门计划”。
这么大手笔的AI基建计划,没有马斯克的身影实在是有点奇怪。
马斯克自己就是AI行业局中人,创办了xAI一直和OpenAI掐架,而且也心心念念AI基建问题,在去年一举用10万张英伟达H100建成号称是“全球最大AI集群”的Colossus。
在2024年美国总统竞选期间,马斯克成为特朗普的“左膀右臂”,前后注资2.5亿美元。特朗普的最终当选,马斯克功不可没。
在将特朗普送上总统之位后,马斯克依然活跃在前台,带领“效率部门”DOGE在联邦政府掀起腥风血雨,大砍支出。外界起初认为,马斯克将努力影响特朗普的科技政策,但“星际之门”则让奥特曼站到了中心。
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纽约时报》在一篇报道中揭露,奥特曼和软银等的“星际之门”计划已经筹划了几个月;而在特朗普正式就职前几天,奥特曼想办法与其进行了25分钟的通话,称将在其任期内实现AGI。
特朗普的总统就职典礼当天,马斯克站在讲台上的黄金位置,奥特曼则被安排在临时会议室。马斯克想不到的是,奥特曼已经和特朗普达成共识,1000亿美元的“星际之门”,就在次日宣布,让特朗普一上任就搏个好彩头。
一系列操作,尽显奥特曼多年来在商业世界运筹、在华盛顿游说的手段,而马斯克则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星际之门”计划官宣之后,马斯克在X上直呼“骗子”“他们没有那么多钱”。
更何况,马斯克的xAI本身,也在特朗普顺利就职之后,品尝到了外部压力——来自中国的DeepSeek有如一匹黑马杀进视野,高表现低成本,挑战着由微软、谷歌、Meta以及OpenAI、xAI等一直以来谱写的高成本高投入的大模型叙事。也触动着华尔街敏感的神经。
早在一月初,马斯克就已经在预热xAI的下一代模型Grok3。他在X上宣布:Grok3即将推出,已完成预训练,计算量比Grok2高10倍。Grok3原定于去年年底推出,马斯克似乎在努力让外界相信,推迟是因为要“憋个大的”,甚至称其会“颠覆或超越”OpenAI未发布的GPT-5。
可憋大招的半途中就杀出个DeepSeek。
在WELT经济峰会上,马斯克提到DeepSeek,首先肯定了中国工程师,称DeepSeek只是中国伟大造物中的一个。不过他也话锋一转,称不认为DeepSeek是AI领域的革命性突破,在他看来,xAI和其他AI公司很快就会发布更好的模型。
对于OpenAI来说,DeepSeek同样是一个棘手的存在。据《纽约时报》,DeepSeek爆火之后,人们开始质疑“星际之门”是不是一个正确的举措。报道中提到,在华盛顿一个私人活动中,有人直接向奥特曼提起DeepSeek,表达了担忧。
以974亿美元的收购提议,马斯克显然不能缓解xAI的压力,但可以给OpenAI一招“落井下石”。毕竟赛跑的时候,除了自己跑快一些,让跑在前面的人慢一些也可以达到一样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