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秀英剪纸入选海口市第六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
南海网2月6日消息(记者 程小丹 特约记者 陈创淼)日前,海口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海口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此次公布的市级非遗项目共计15项。其中,海口市秀英区推荐申报的秀英剪纸,榜上有名。
秀英剪纸,源自海口市秀英区。最早可追溯至明清时期,起初作为民间节庆、婚庆等场合的装饰与祈福之物,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形成了独特的艺术语言与表现技法。几十年来,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下,秀英剪纸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涌现出了众多杰出的剪纸艺术家,创作出大量精妙绝伦的作品,展现了其蓬勃的生命力。
秀英剪纸。秀英区文化馆供图
秀英剪纸以其精湛细腻的刀工、斑斓多彩的色彩运用以及富含地域特色的图案设计而著称。它以单面红纸或彩纸为主要材料,利用锋利的剪刀、刻刀等工具,通过精心的设计与剪刻,展现出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
秀英剪纸的制作流程大致包括六个步骤:首先是准备材料与工具,接着构思设计或描绘图案,随后进行剪裁或雕刻,之后是揭离与整理,最后是装裱与保存。在技法创新上,第三代传承人黄海桃创造性地使用亚克力板、不干胶和海南橡胶树叶等材料,不仅解决了保存问题,也使作品呈现出新颖雅致的装饰效果和阴阳分明的块面。
在题材内容方面,秀英剪纸涵盖了传统吉祥图案、花果草木动物人物等多种元素,同时也反映了现代生活与社会风貌,涵盖了现代生活、火山文化、椰风海韵、热带雨林、民俗风情等体现了海南独特的地域文化和精神面貌。在造型特征上,它线条流畅构图巧妙,采用了锯齿纹、月牙纹等多种剪雕刻技法,使作品生动传神。此外,秀英剪纸还注重色彩的运用,色彩上突破传统红白配色,运用能反映本土特色的绿色、蓝色等,使作品更加鲜艳夺目。
秀英剪纸的艺术风格融合了传统与现代,不仅保留了传统剪纸艺术的精髓,还引入了现代审美理念和技术,如透视技法的应用,使其更加符合当代审美。在应用领域方面,秀英剪纸不仅作为艺术品被收藏和展示,也广泛应用于家居装饰、礼品赠送及文创旅游纪念品等领域,成为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
秀英剪纸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广泛的群众基础,这一传统艺术形式主要集中在海口市秀英区,并从这里向外辐射至整个海南省。在秀英区内,秀英剪纸尤其活跃于秀英区石山镇、永兴镇东山镇等地区,并广泛应用于各种节日庆典和民俗活动中,成为当地居民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大型的文化与传统节日活动中有秀英剪纸的展览和现场演示体验。除了秀英区,秀英剪纸的影响还扩展到了海口市的其他区域,如龙华区、美兰区、琼山区等。